王勃:恃才傲物,不敌人情世故

王勃:恃才傲物,不敌人情世故

2019-11-23    14'11''

主播: 每天读诗词

5855 41

介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说起王勃,我与他也算有过一段往事,因为一个女子。与他短暂惊艳的一生不同,我与她只在文字里有过一次偶然的邂逅,便各奔去路。我从她的手里接过《千古才子》一文,她就失去了踪迹,连道别都来不及。 文章的开头一句便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六岁,对我来说太早,十岁我亦还在泥巴里打滚,背着竹篓穿梭于山坡青林之间,牧牛割草,晨来暮转。不似他,六岁成诗,九岁饱读六经,十岁已可以阅读古籍,并指出不足之处。十六岁,已是金榜题名、散郎加身,若再有洞房花烛锦上添花,该是大唐诗人中最完美的存在了吧。 十六岁的我也还是个少不更事的少年,别说诗书百卷,就连唐诗宋词也只略知一二,不解其意。及至收到她的文字时,我还不知道王勃是谁,不知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一句好在哪里。 那一年我已近二十,青春已到尽头,尘世向我招手。 今日的你我为在这城市之间生存,习得一技之长已感乏力,但对古时的王勃来说不过尔尔。在我们还没有走出初中的校门时,他又随岁曹元在长安学医,熟读《周易》、《皇帝内经》、《难经》,知晓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完成了悬壶济世之业。 只是,才情太露,未必是好。有些东西,来得过早,就意味着昙花一现的可能性越大。恰似我和她,她走得太快,我跑得太慢,还没等我认真的看她一眼,就从此烟消云散,不知来处,不知芳名,连打探消息的机会都没有。只留下一句诗文,供我吟诵追思。 天下男儿志在伟业,他亦不离其路。麟德元年,他上书刘祥道,直陈政见,表明自己入仕报国的决心,被誉神童。他虽有惊世之才,也要遵循自然之道,时机未到,自然不可能功名加身。 乾封元年,他再次上陈《宸游东岳颂》,同年应幽素科试及第,终于如愿以偿成为当时朝廷最年少的官员。后又因《乾元殿颂》一文,惊动圣听,诗名大振。 时人赞他才思泉涌,笔端生花,文章旖旎,目若冰霜。多了一份狂傲,少了一份谦和柔软。导致他在后来短暂的仕途中每况俞下,最后无缘官场,溺水惊悸而死。 他有冷漠同僚的才气,也有淡漠人情凉意的才华,但他不该目下无人,把那些寒窗十载,费尽心力谋得一官半职的寻常之士驱之眼外。不该因他的轻而易举无视旁人的勤耕苦读,千辛万苦。 他也太年轻,年轻到不懂朝事,不知宫廷深院,皇室宗亲,最忌讳的就是兄弟反目,且前有秦王李世明与太子玄武门之变,刀光剑影,残阳照血,还历历在目。​ 缀叶归烟晚,乘花落照春。 边城琴酒处,俱是越乡人。 入仕之后,经主考官的介绍,担任沛王府修撰,以奔涌才气,赢得沛王欢心。只不过,身在王府,本该静守己身,兢兢业业,不越雷池,但他们都还是不暗世事的少年,虽贵为王爷官员,却总也洗不尽年少的习气。心心相惜的背后,将是王勃的羁旅秋思。 一次,沛王与英王斗鸡,王勃兴致高雅,挥洒自如,写下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为沛王助兴。殊不知王府戒律森严,探子深藏,被高宗得知,圣颜不悦,怒斥王勃,说他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作檄文助兴讨伐,有意虚构,夸大事态,当即命人将他逐出王府。 斗鸡本是王公贵族消遣娱乐的寻常之事,本没有什么罪责,但他不该妄加讨伐,况且还是在皇室王府。玄武门之痛,恍如昨日,硝烟还未退去,阴霾还在高宗的心头笼罩,他却自以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随手成文,彰显才情。 年少为官,青年撰书,他做到了许多人一生也做不到的事,但也一生未参透别人进退之间就看透的人情世故。 伴君如伴虎,为人即处世,我想他终究还是没明白。不然他就不会再一次被贬,还连累他父亲被贬蛮荒。还在阎都督专程为女婿准备的文宴会上,提笔挥洒: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咸亨二年,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时正值他的好友凌季任虢舟司法,因虢州物产丰富,而王勃正好又曾与名医曹元学医,知医识草,便为他在虢州谋得参军之职。 然而,王勃处事疏阔,缺少谋略,又身秉傲骨,且鄙视傲物,蔑视尘俗,与同僚之间矛盾不断,惹人妒忌。就在任参军期间,被同僚陷害私藏犯罪官奴,因怕走漏风声,将其杀害,犯下死罪。好在那个开放繁华的大堂,似乎总有才子诗人死里逃生,而他恰在其列,虽犯下死罪,却得遇特赦,相安无事。 不过,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因他杀死官奴一事,他的父亲从雍州司功参军贬为交趾县令,被远谪到南荒之地,忍受饥寒交迫。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深感自责,似有所悟。他自责到:“今大人上延国谴,远宰边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东瓯而度南海。嗟乎!此皆勃之罪也。无所逃於天地之间矣。” 昨日朝阳的你我何尝不是如此,在青春的路口停滞不前,喊着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其实那时所谓的现世安稳以及诗和远方,不过是父母在身后不辞辛劳、负重前行。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他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他说,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他尝到了恃才傲物,蔑视尘俗的苦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已懂得了人情世故。 出狱后,他开始游三江、泛五湖,欣赏壮丽山川,萧萧风物,并于上元二年秋,从洛阳出发沿运河南下到淮阴,又从淮阴到楚州,入长江向西行,抵达江宁赶往交趾。于上元三年抵达其父王福畴处。 那一刻,他一定心如刀绞吧!如果一切可以重来,他一定安分守己,谦卑温和,不求平步青云、高官厚禄,只愿父母安康,乐享天伦。只是,这世间没有重来一说,就算有,大唐的诗坛也将少掉一位旷世奇才,他叫王勃,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人。 有人戏言,如果他不是死得太早,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将不是李白。可惜夏季的南海风高浪急、气势汹涌,暗流湍急中充满了太多变数。他终究被淹没在浪花里,再次醒来时已身在天堂,将人间的一切,连同他初唐四杰之首的名气,抛掷的干干净净,不留痕迹。 一代神童,千古奇才,到最后竟也敌不过一个“傲”字,敌不过世态炎凉、人情世故啊! 喜欢“来去无由”这四个字,有一种冷傲和决绝,又有一种哀婉和苍凉。曾经以为可以至情至性的过往这一生,不染清霜,不着黄泥。后来方知,纵然拥有断尘离俗、归卧松林的勇气,也必要先经世态浇离,与一人相识,在一些人面前弯腰低头,虚情假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缠缠秋风,淡淡诗情,褪去青梅往事;悠悠岁月,浓浓秋雨,忆得天涯知己。多年以后,倘若我们还有幸相遇,我或许无法从穿梭的人流中识得她的模样,但她一定记得当年亲手交到我手中的诗文。 文中是那个被誉为神童,又是初唐四杰之首的才子。刘郎才气,不懂谦卑,不知冷暖,从不理会风霜世情,善变人心,最后如昙花一般惊艳后,匆匆谢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