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羁旅·孤独
所有人的乡愁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的七言绝句《春夜洛城闻笛》虽然算不上尽人皆知,但浅显易懂,流传很广。它的语言和含义都很简单,用到的意象却相当经典,很值得仔细谈谈。
这是一首关于乡愁的诗。
今天的人虽然可以利用各种便利的交通和通信设备,但还是免不了有乡愁。因为乡愁的本质是对安全感的依恋,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生存优势。故乡的一切也许有着太多缺点,但因为熟悉了,就不容易厌恶或恐惧了。而陌生的地方即便再好, 陌生本身也会激发天然的恐惧感,所以才会有“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这样的俗语。
家乡的饮食也是安全感的来源。之所以母亲怀孕时期的饮食结构会塑造子女的口味,正是因为那些饮食是母亲用自己的身体检验过的,证明它们是安全无害的。寄居在你的消化系统里的微生物也早已经和你家乡的饮食磨合好了,所以陌生的饮食即便更可口,更无害,也还是容易激发你体内微生物的不适,而它们的不适也就表现为所谓的水土不服。古人不知道这些道理,不理解乡愁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原委,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对乡愁感性上的体会才更容易产生诗意,比如李白的这首《春夜洛城闻笛》。
●笛子的材质与笛声的质感
先看这首诗的题目:春夜,一个春天的夜晚;洛城,就是洛阳(唐朝人称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虽然长安是名义上唯一的都城, 但皇帝经常往来于长安和洛阳之间,所以两座都城都是实际上的政治中心);闻笛,听到吹笛的声音。
第一句诗中所谓的“谁家”和“暗飞声”,是说既不知道是谁在吹笛,也不知道笛声到底是从哪里传来的。既然连这些都不知道,
诗人又怎么知道吹笛的人吹的是一支“玉笛”呢?难道“玉笛”的声音有什么特殊吗?
你也许觉得这种疑问过于咬文嚼字了,但之所以要这样咬文嚼字,是因为这里隐含着一种在诗词当中很特殊的修辞手法。古代的笛子通常都是竹子做成的,但也确实有玉石制作的笛子,至少清朝是有的,也真的可以吹奏。但诗词里提到的玉笛,通常只是一种意象,并不是写实。
古人认为竹子和玉都有君子的品性。《诗经》里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周代的君子(也就是贵族)身上一定佩玉。唐朝诗人刘禹锡有一首描写庭院里竹子的诗,叫《庭竹》,说竹子“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既然竹和玉都有君子的品性,把竹笛称为玉笛也就顺理成章了。更重要的是,如果诗人想要描写更雅致、更富贵的气氛,玉笛的意象明显优于竹笛的意象。
如果诗人要描写边塞的苍凉,笛子就会化身为羌笛,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从形制上说,羌笛当中的多数也还是竹笛,说它是玉笛当然也不算错;但从诗歌的修辞来说,这里说成玉笛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是“玉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就很不搭调,必须说羌笛才对。
如果描写江湖游子的沧桑感,笛子就会化身为铁笛,比如文天祥有一首《江行》说“短蓑吹铁笛,年岁大江长”。蓑衣是农民和渔民的雨衣,知识分子穿蓑衣是为了表现隐士风范。既然穿的是蓑衣,吹的就不能是玉笛了,既然走在江边,南国背景下,吹羌笛当然也不合适。
所以同样一支竹笛,这时候就变成了铁笛。铁笛还可以搭配苍凉的曲调,比如吴伟业的《琵琶行》说“江湖满地南乡子, 铁笛哀歌何处寻”。如果改成“玉笛哀歌何处寻”,虽然从写实的角度来看,两句诗的意思完全能画等号,但从诗的意境来看,该说铁笛的地方绝对不能说玉笛。
●折杨柳
当玉笛吹响的时候,温润的旋律好像柳絮一样飘散,“散入春风满洛城”,弥漫在整座洛阳城里。在诗人的感受里,笛声不是直接传来的,而是被柔和的春风吹送过来的,自然荡漾着春意。玉笛在吹哪一支曲子呢?诗人马上给出答案:“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里的“折柳”既可以理解成笛子名曲《折杨柳》的简称,也可以理解成折柳送别的意象。无论取哪一种理解,都会让羁旅不归的人触绪伤怀,当然也包括诗人自己。
在我小的时候,关于“杨柳”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我困惑了很多年。那时候我生活的城市里既有高大的白杨,也有婀娜的垂柳,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乔木,再不敏感的人也不会混淆。但诗词里常常提到杨、柳和杨柳,这三个名字好像说的都是柳树,再有杨花、柳絮感觉也是同一种东西。读得多了,就越发印证了这种感觉。
但为什么柳树也叫杨或杨柳呢?通常的说法是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在河边种植了柳树。因为太喜欢柳树了,所以他把自己的姓赐给了柳树,从此柳树就有了隋朝的国姓,称为杨柳。但这个说法恐怕不太可靠,因为早在《诗经》里边就已经有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句子,这是《诗经》里最美的诗句之一。
由此我们很容易想到,杨柳的得名也许和隋炀帝无关。但杨柳意味着依依惜别,这应该是从《诗经》时代就有了吧,不然怎么会有“杨柳依依”的诗句呢?但仔细求证后,觉得可能还是不对,因为“杨柳依依”的“依依”更有可能是形容柳树枝繁叶茂,“依依惜别” 的意思是后来才引申出来的。到了汉朝,长安城的东边有一座霸桥, 霸桥一带生满垂柳。人们送别亲友,往往在霸桥分手,分手之前会折一根柳枝送给远行的人。这大概和谐音有关,“柳”谐音“留”,折柳赠别是希望对方能够留下不走。
后来,柳树的谐音和双关趣味不断被诗人开发出来。比如唐朝诗人郑谷写了一首《柳》: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柳树在江桥之畔、烟雨之中,最能理解人们分别时的情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摇曳的柳枝是“千丝”,飘散的柳絮是“万絮”, 柳树的“千丝万絮”是人心“千思万绪”的谐音。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只要随手折下一根柳枝,随便插在哪里都可以成活,就连飘落水中的柳絮也可以化为浮萍,所以柳枝意味着随遇而安的强悍生命力。折柳赠别是希望远行的人可以像柳枝一样,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落地生根,不必饱受羁旅之苦。
柳枝的这种生命力其实我们都很熟悉,因为有一句俗话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但柳絮入水化为浮萍就只是古人错误的想象了。
有柳枝那样生命力的人毕竟是少数,不然也就无所谓什么羁旅之苦了。唐朝的大都市也像今天一样熙来攘往,汇聚着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考生、游子、商人和艺人。在洛阳的春风里,“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样的诗句除了触动人们的千古乡愁之外, 还悄悄反映出当时的社会一景。春天是科举放榜的季节,榜单一出, 几家欢乐几家愁。
中举的人“春风得意马蹄疾”(孟郊《登科后》), 之所以是“春风”得意,而不是“夏风”“秋风”,就是因为放榜在春天。至于那些不幸落榜的人,要么在愁云惨雾里继续苦熬,游走在长安和洛阳两地结交富贵人家,要么带着失落和怨愤打点行装准备踏上归程。对于后者来说,春风送来《折杨柳》的旋律,在这个大都会的放榜季节,如同启用了一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梅花落
李白晚年因为在政治上站错了队,被判流放夜郎,不久遇到赦免。归途中他经过武昌,和一位名叫史钦的官员登黄鹤楼,被楼上传来的笛声打动,写下了另一首闻笛绝唱《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看到这首诗的题目时你应该有一点经验了,知道题目通常很写实,但内容往往很务虚。诗里“迁客”的意思是被贬官流放的人。李白确实做了迁客,但流放地明明不是长沙,而是夜郎。李白在武昌黄鹤楼向西眺望,当然既望不到长安,也望不到四川的家和远在西域的出生地。而且“西望长安不见家”,从字面上看,暗示着自己的家就在长安,但李白的家其实不在长安。“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句诗里的“江城”就是武昌,是一座南方城市。五月份正值初夏, 梅花却是冬天才开,五月份的武昌城怎么可能落下梅花呢?
短短四句诗里竟然有这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只要你从务虚的角度来看,所有不合理通通变为合理。“迁客”和“长沙”搭配, 指的是我们熟悉的贾谊。李白这样讲只是以贾谊自比,暗示自己既忠诚又有才华,却被谗言诬陷。“西望长安不见家”在寓意上和“长安不见使人愁”一样,“长安”是政治中心的代称,李白说自己依然心向朝廷,朝廷却不是自己的安身之地。
笛子曲里有一首《梅花落》,大概“黄鹤楼中吹玉笛”的人吹的就是这首曲子,曲子吹得太好, 让人仿佛真的看到了梅花飘落的景象。而更深一层的理解是:正因为“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所以即便在初夏五月的江城,诗人也感到了梅花季节里的寒意。但这层含义诗人并不明说, 也许是我们过度解读了呢。这就是诗的特点,说话留足余地,尤其是怨愤的话。
李白即便能在诗里保持怨而不怒的高贵,但“到底意难平”。这样一个被千里流放的人,早已在连年的羁旅当中把长安当成了家园,有家难归的怨与怒难免更深。这时候对比一下他早些年写下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简直让人生出恍惚错乱的感觉。还是李颀说得好:“别离岁岁如流水,谁辨他乡与故乡。”(《失题(末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