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
它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卦辞、爻辞来占卜休咎。例如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出自《易经》。这些卦象和爻辞蕴含着古人对天地自然、社会人事等诸多现象变化的理解。
《传》是对《经》的解释和发挥,包含彖传、象传、系辞传等七种十篇,被称为“十翼”,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经》的含义。《易经》在哲学方面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如阴阳相互转化的观念;其对中国文化的诸多领域如政治、文学、艺术、医学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