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故事#
人生是有多失败,才会在听歌上找优越感。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首歌,必须听了才可以看推送。
这首歌叫《后会无期》,是徐良和汪苏泷唱的。
我们的整个初中时代,以及高中开始的一部分时期,汪苏泷、许嵩、徐良非常的火炎焱。他们的歌传遍大街小巷,陪伴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
他们是QQ音乐三巨头。
随便说几首:
许嵩《玫瑰花的葬礼》《灰色头像》
徐良《坏女孩》《客官不可以》
汪苏泷《后会无期》《不分手的恋爱》
没听过一半以上的肯定不是90后。
是的话你也没有青春。
一首《玫瑰花的葬礼》,简直是当年中国R&B扛鼎之作。朗朗上口的旋律,扎人心窝的歌词,前奏响起来的时候,不哼不是中国人。
一首《坏女孩》,“我喜欢坏坏的女友,我喜欢刺激的感受。”唱尽了青春叛逆期的共鸣,大家觉得自己长大了,是社会人士了。直到我妈断了我一个星期的生活费,我明白自己还是孩子。
《后会无期》更是不说了,那种无奈与辛酸的感觉,让我们在深夜里听了又听。这首歌之于当时的我们,不亚于李宗盛的《山丘》之于现在的我们。
总之在当时,没听过他们歌的人要被大家孤立,没听过他们歌的人理解不了爱情,没有在深夜听过他们歌的人根本不足以谈人生。
但好像,我们已经不听他们很久了。
前两天同事突然问我,为什么许嵩好久都没出新歌了。我告诉他,其实许嵩一直都在出新歌,只是你不听他了。
同事沉默。我说其实我也是。
尽管我知道这些年许嵩、汪苏泷他们一直都在发展,但我不再听他们的歌了。我有点避讳,我觉得那是非主流小孩子听的歌。
曾经的qq音乐三巨头,后来被我们定义为非主流的代表。成熟的大人应该听陈奕迅、张学友之流,有个性有故事一点的就听民谣和摇滚。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听歌界也有了自己的鄙视链。
摇滚>民谣>流行歌>“非主流”歌(许嵩、汪苏泷)>广场舞歌曲(凤凰传奇)
提起较低阶位的歌,大家最常用的一个词是:low。
难听吧,人们也说不出它哪里难听,就是不屑地挑挑眉头,真low。很多人还有一种所谓的“小众优越感”,即自己喜欢的歌越少人听过,就显得自己逼格越高,品位越好。
大概就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忘掉了qq音乐三巨头,反感那些曾感动过我们的歌。偶尔提起,我们会哼两句,但也仅限于此,绝不会展现出半分喜欢和同理心。
2016年年底,网易云出了年度歌单,可以看到你这一年听得最多的歌。
明明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你只要看一看歌单,看看你在哪一天循环了哪一首歌多少次,就可以回忆起当日的心情。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活动到了最后,成了朋友圈装逼大赛,听歌的鄙视链越来越明显。晒歌单的人目的性很明确,会暗自比较自己听的歌逼格高不高。
如果逼格不高的,会特意打码或者截掉。然后放出所谓很有逼格的歌曲,显得自己品位很高。
但是这样的鄙视链,真的很没有意思。
人生该有多失败,才需要在听歌上找优越感啊。
对于我们普通的人来说,我们听的只是心境。歌曲的歌词、编曲或有难易之别,但听歌的心境却没有高下之分。大多数的人不懂作词,也不懂谱曲。往往只是那一首歌恰好符合我们当时的心境,某句歌词或者某段旋律打动了那个瞬间的自己,我们就会喜欢这首歌。
都是听个热闹而已,所以如果你不喜欢这首歌,只是你的心境不合适而已。
这样也能上升到优越感,不知道优越感到底从何而来。
真的没必要用装出来的高逼格,绑架别人的爱好。况且好多觉得自己品味很高的人,一般连哆来咪都听不出来。
不要嘲笑小学生最爱听tfboys。不是他们傻逼,是他们年轻,而你老了。他们没有大爱大恨,他们没有被生活蹂躏,他们的生命里没有多少尘埃,他们不必和你一样天天听苦大仇深的歌。
比起嘲笑,你更应该羡慕他们。
不要嘲笑大叔大妈听广场舞曲。不是因为他们low,是因为他们的生活需要欢喜。他们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他们的爱恨都已经放下了,他们的苦泪都已经过去了,他们不再想天天听一些伤春悲秋的歌。
只是背负的东西已不一样,从来没有高下。
也不要嘲笑你的同龄人听着你觉得档次很低的歌。世界上的人,有那么多不同的活法,要是每个人都是听李志听哭了,那生活还有什么意思?
这个世界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有人听鲍勃迪伦,也有人听贾斯汀比伯;有人听李志,也有人听许嵩。
别以为这一天你不听许嵩了,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反倒有一些可惜,这证明你已经丢失了生命中某些宝贵的东西。
你的青涩和容易被感动,你的坦诚和从来不装逼。
你不再说自己喜欢安妮宝贝,其实是你不再承认自己是一个矫情脆弱的人。
你不再提到自己曾喜欢快乐男生,其实是你不再承认曾有一颗爱做梦的少女心。
你不再说自己很喜欢看偶像剧,其实是你不再承认自己曾无比憧憬爱情。
你以为长大是一个逼格变高级的过程。
可是那一天,你连自己的喜怒哀乐都不敢再承认。
那其实是一件悲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