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别老拿“离开体制”说事儿

【品读】别老拿“离开体制”说事儿

2016-12-12    17'48''

主播: Will_Z

80 3

介绍:
有段时间,自媒体号的主题是“离开体制赚大钱”,我时不时会在朋友圈看到此类的文章,大意就是体制内的工作薪酬很低,日子过得很苦逼,然后咬紧牙关离开了体制,就进入到一马平川的新世界,收入有了10倍甚至20倍的涨幅,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不可否认,有些朋友离开了体制,整个职场发展有了全新的改变,经济状况也是今非昔比,翻个20倍都是正常事。但也有些朋友离开体制后发现,外面的世界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美好,职场发展出现困境,再想重新回到体制又再无可能性。 所以,当朋友向我咨询的时候,我的回答是: “体制内”与“体制外”都只是职场的一种选择,能决定一个人职场发展好坏的根本因素在于他自身有多大的能力和想法。 1. 我是2009年进入体制的,同年进入系统的新人有十几个。刚开始我们所有人都是类似的职场态度——这是一份收入稳定且工作体面的工作,只要认真工作,跟领导和同事处好关系,退休前混到一个小干部的岗位,拿一份七八千的退休工资还是ok的。 工作的两三年中,我们之间的差距也没有多大,偶尔有一两个人因为家庭关系的缘故提拔得快一些而已。但五六年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显现出来。 有些人安于体制的稳定,于是渐渐同化成单位老一辈职工的状态,混日子等退休,结婚生子抽空溜回家带孩子。闲下来的时候跟同事聊着别人的八卦或者说着自己跟公婆斗争的那些事。 有些人不安于体制的稳定,但又不愿意自己尝试改变,或者不敢承担尝试失败的后果,于是将这种矛盾心理转化为工作中的戾气,一方面工作中带着情绪去处理,马马虎虎了事,一方面工作之外的聚会闲聊中的各种抱怨和不满。 有些人不甘于生命就这么在安稳中消磨殆尽,利用安稳背后的大量剩余时间寻找新的出路,开创第二职场事业去充实自己的人生,将生活的重心渐渐从混日子转移到人生追求上。 我曾经遇到一个朋友,在聚会的时候义愤填膺地攻击着自己的职业,认为自己生活的不顺心皆来源于这份工作的不给力。觉得自己30多岁了一事无成,只能拿着一份四千多的事业单位工资,干着毫无乐趣的工作,再看看身边那些混得风生水起的发小朋友们,觉得自己特别的失败。 可是,平心而论,这位朋友对于生活的所有不满,真的应该归咎于这一份工作,亦或者体制本身吗? 这份工作是他自己选择的,即便当初有父母安排的因素在,但也是他自己同意接受的。此外,对工作不满意,也可以选择提交辞呈,进入社会重新开始。工作又不是镣铐,捆不死任何人。 职场上,作茧自缚才是死路一条。 2. 我不认为“离开体制”就真的可以改变命运。有些人即便离开了体制,也照样混的不好。 我常跟朋友说,这个时代下,压根不存在生不逢时的事情。有能力的人只要愿意开动脑筋就一定可以找到能力转化成个人价值的途径。 那么,能力的培养就是最大的关键。 体制很安逸,对于想提升能力的年轻人而言,这种安逸会让他们放下斗志,渐渐安于现状。但换个角度看,安逸也有好的一面——空闲时间多啊。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并不算繁重的工作任务,每日多出来的那些时光用在什么地方,就决定未来的自己是什么模样。 抱怨体制内工作让自己意志消沉的年轻人,是否扪心自问过,工作中闲下来的那些时光,自己都拿来做什么了?是天天跟同事八卦聊天,还是忙着淘宝购物,亦或者下了班就约朋友吃喝吹牛? 因为工作关系,我接触到很多事业单位,大多数的工作都不算忙,有些单位一整年就忙三五个月,有些单位的职工常年不需要坐班工作。这五六年的时间里,进入这些单位的20多岁的新职工不下几十个。 但观察下来,好好利用清闲工作的优势,多学点知识提高个人能力人的凤毛麟角,90%以上的人都无异于那些老职工。五六年的时间过去了,她们还在原地踏步,唯一的变化是人老了,认命的气息越来越严重。 我并不认为她们是开心幸福的,也不同意有些人说的“有些人就是喜欢这种安静的生活,追求安稳的幸福”。 如果她们真的是享受安稳的生活,就不会在买房子买车子付首付的问题上斤斤计较; 如果她们真的是享受安稳的生活,就不会在家人重病住院的时候为了治疗费而一筹莫展; 如果她们真的是享受安稳的生活,就不会在孩子读书求学的问题上心力憔悴; 如果她们真的是享受安稳的生活,就不会为了职场上的一点风吹草动而惶恐不安; 如果她们真的是享受安稳的生活,就不会在乎某些人过得比自己好而各种醋意横生; 他们自认为的安稳,其实只是碌碌无为的自我放弃,是窝囊,是网路上流传甚广的“最怕你此生碌碌无为,还欺骗自己平凡可贵”。 那么什么是平静的生活,安稳的幸福? 我的理解是: 尽力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对上,不让老人家操心,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去负担买车买房的首付,不坑爹妈不啃老; 对自己,在职场上有一技之长,能积极应变职场的各种变数,并且妥当得为自己寻找到职场软着陆的方式; 对下,有能力照顾好家人,给家人提供安心的环境和坚强的肩膀。 以上是平静的生活,安稳的幸福。 连能力都没有的人,拿什么来提供“安稳的生活,简单的幸福”呢? 3. 还有一点,自媒体的群体崛起造成一种假象,离开体制创业也好,经营自媒体也罢,收入会比体制内高上好几倍,甚至十几倍。 说实话,这真的是非常小概率的事情。 能够在自媒体号上发声自己“离开体制赚了多少多少钱,给父母多少钱随意花”的人,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而国内的自媒体号有几千万个,光微信公众号数量也早就突破了1000万个,每天还有2万左右的数量增加。我们只是看到凤毛麟角的那几个盈利号,却压根不知道市场有99.9%的公众号压根没有盈利空间。 一个人成功跳出体制并且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并不意味着这条路是可以复制的。 其实,细究成功的“体制脱离者”们的共性会发现:他们要么在离开体制之前就做了长期的准备,为未来的路径铺好了道路,要么就是本身有一技之长并且可以在离开体制之后迅速找到盈利点。 对于其他想通过"离开体制"来改变生活状态的人而言,他们为自己的未来又做了多少的准备? 其实,过好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秘诀,无非是两个方式: 一是反思自己迄今为止的失败与成功,找到失败的根源和成功的要点,扬长避短; 二是明确未来的职场方向,并且培养在这个方向中生存的技能; 三是放弃体制内安逸状态养成的那些坏毛病,学着把空闲的时间利用起来学习.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时间,需要精力,更需要耐心。 拿时间来抱怨工作和发泄不满,是最愚蠢的行为,在这上面没花费一分钟时光,都意味着自己离"过得更好"的人生远离一分钟。 4. 想改变的话,提供几个思路吧: 体制内的一些朋友想在未来依靠写作码字为生,那么就从此时此刻拿起笔去写,无论写得有多烂,都要坚持在网络上发布推送,接受来自四面八方各种评论,敦促自己继续进步。 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投稿,很多大的微信公众号都有投稿的邮箱,国内大的媒体杂志也在官网或者微信微博上提供投稿渠道。此外,自己学着打理自媒体号,无论是知乎豆瓣微博微信号都一样,要学习前辈的经验,更要让自己学着去创作。 如果自身真的有能力,自然而然有出版编辑找上门来,也自然而然会吸引足够多的粉丝来订阅自媒体号。 体制内的一些朋友想未来创业从商,那么就需要想清楚自己未来创业的方向是什么,当前自己对这个领域了解多少,跟创业相关的人脉资源是否有培养,以及创业的第一桶金是否准备好。 倘若以上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从此刻开始把以上这些问题都解决,再去考虑辞职的事情。 还有些体制内朋友想利用业余的时间做点理财投资,那么就要想明白理财投资的方式是托人代为管理,还是自己操刀管理。如果是前者,就要物色靠谱的投资人,如果是后者,就要开始学习理财投资的相关知识,并且拿着小额继续涉水投资积累经验。 回到文章开头的话题,"离开体制"或者"不离开体制"仅仅只是职场发展的两种选择,这两种选择下有四种结果: 1、离开体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事业生活风生水起; 2、离开体制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混得比过去要糟糕; 3、不离开体制,开辟第二产业,事业生活怡然自得; 4、不离开体制,不开辟第二产业,在职场上混日,除了抱怨就是一事无成。 说到底,让人生过得更好些,是持续动态的选择,而不是某个节点上的选择.即便选择对了方向,但没有能力让自己在这个方向上走下去,这个选择都是一场错误,既无法向前走,也无法退回到曾经。 作者:三公子,理财达人,豆瓣红人,现已出版《工作前五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和《明天过得怎么样,取决于今天的你怎么做》两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