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心》/毕业了

夏目漱石:《心》/毕业了

2017-11-19    13'41''

主播: 漠燕飞雪

213 6

介绍:
初读《心》,即被它深深地吸引。很难想象,这样一部平淡的(并没有离奇曲折情节)的小说,竟然会让我欲罢不能,爱不释手。过于平淡的东西往往乏味,神奇的这部《心》却平淡的刚刚好,我称她‘’平淡得叹为观止‘’。 读《心》,令我最先想到的是同为日本作家的川端,毋庸置疑川端的文字美到极致,非他人能及。川端和夏目相比,一个含蓄,另一个相对直白。如果说川端的文字是十分,夏目的可能会有八分,剩下的两分用来写最直观的感受。同样描写孤独,川端更细腻,而夏目则更通俗,即更容易被理解,更容易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所以川端笔下的孤独是无奈的哀伤的,而夏目眼中的孤独是可接受的平和的孤独,哀而不伤,有着润物无声治愈的力量。 二流的作家写故事,一流的作家写心灵;二流的作家用语言写作,一流的作家融入的则是血液和生命;二流的作家迎合的是读者的口味,一流的作家关照的是自己的心灵。 《追风筝的人》、《简爱》这样,写故事和心灵几近完美,是了不起的作品。而夏目漱的《心》光写心灵,已是完美。让我想到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同样写心,同样叹为观止、精妙绝伦。只是《追忆似水年华》和《心》相比,前者是超大部头的心灵巨著,而后者是微缩的心灵之书,前者写‘’己‘’,后者写‘’他‘’,前者繁,后者简。 大师的功力不仅仅是文字美的呈现,更能直击心灵,碰撞出神奇的火花。很惊叹也很佩服作家竟能抓住那样微小的细节,以轻描淡写的方式表达出来。也许是天分吧,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是大师,而我们是读者。仰望他们,就像仰望满天的繁星。 小说中的‘’我‘’是那样单纯年轻的学生,是先生忠诚的小伙伴。由于‘’我‘’的锲而不舍,我和先生展开了纯粹而真诚的交往:先生从最初的抗拒,但后来慢慢打开心扉,直至最后将全部的心声和盘托出。‘’我们‘’之间的交流仿佛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而是心与心的相互体贴和慰藉。先生的可敬之处在于即便曾被深深地伤害和背叛,依然心存善念,心存爱,他决不会报复伤害他的人,更加不会殃及无辜。他只是小心翼翼地提醒‘’我‘’防人之心不可无。虽然,遗憾地这最终未能改变先生的宿命,也许是他被伤的太深,也许他本就太脆弱,以至于丧失了自愈和他愈的能力。 这让我想到了张爱玲,我们都知道她是旷世才女,却鲜少洞悉她心中的枯寂和忧伤。她被许许多多的人伤害和背叛,她笔下的人物多半孤傲和冷清,让人感觉她的心冰冷得有些无情。可是她一定也被什么温暖过,不然决写不出《半生缘》那样有温度的作品,尽管到最后依然是悲剧。或许人生本来就是一出又一出的悲喜剧,我们总要经历许许多多的悲伤,还有许许多多的喜乐。 配乐: 1.Gontiti-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 2. 五郎のテーマ(ギター・ヴァージョン)_さだまさし 3. 純のテーマ(ギター・ヴァージョン)_さだまさし 4. 北の国から 遥かなる大地より~螢のテーマ_さだまさし
上一期: 口占
下一期: 给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