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村庄故事】李家北山村:粉皮旋动烟火过往

【沂蒙村庄故事】李家北山村:粉皮旋动烟火过往

2021-08-11    11'19''

主播: 如妈

142 0

介绍:
【沂蒙村庄故事】李家北山村:粉皮旋动烟火过往 文/尚红云   李家北山位于蒙阴县联城镇驻地以北的一座山坡上,因李姓居多,故名李家北山,已有四百多年的建村历史。这里背靠青龙山,近观虎头崖,占尽地利,风景优美。   最早与它邂逅,还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工作调动的父母,我转学来到联城乡读中学。周末假日,有时就和要好的同学去李家北山玩耍。记忆深刻的是有一年元宵节,乡里破天荒组织了舞龙队,同学们追赶着舞动的龙头兴奋地从这庄跑到那村,一路追随到李家北山村时已是深夜。   那时候,李家北山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最出名的当属村里有个叫"锁住"的单身汉,在县城也是大名鼎鼎,现在啦起他,人们仍旧津津乐道。"锁住"大约出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那时候医疗条件落后,农村出生的婴儿夭折很多,老人大多迷信,据说起名字越土气越好养,什么"臭蛋""狗剩"比比皆是,过去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普遍,相比之下,女孩子却没有那么多禁忌,英啊、凤的听起来雅致。"锁住"的父母也是用心良苦,生怕儿子成长道路上有什么闪失,一心想锁定这条根脉,可偏偏养成了人们口中的"傻瓜"。"锁住"长的憨态十足,像尊弥勒佛,穿着打扮像极了当时热播电视剧里的济公。他大字不识,到处游逛,都说他痴呆,我却觉得他不是真傻,只是好吃懒做而已。当年全乡仅有一个公办饭店,"锁住"经常去那里找寻残羹剩饭。有一次,我随母亲去饭店买东西,正巧"锁住"也在,客人怂恿他说"叫我一声爹,给你肉吃",他立马喊了一声"爹",客人像捡了大便宜,哈哈笑着扔过去一大块肉,他吃完一抹嘴,边跑边喊"我是你爹",由此可见"锁住"思维不混乱,没有傻到底。   李家北山出了名人"锁住",还盛产特色名吃--粉皮。这里出产粉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经过多少年的加工提炼,如今粉皮已走出大山,成为远近闻名的舌尖上的美食。沂蒙山区山高地薄,广种地瓜,秋后地瓜刨出了地垄,乡亲们就开始磨粉做粉皮,这时的李家北山家家户户升腾着旋粉皮的烟火,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粉皮香味。我特别喜欢吃在席箔上晒得半干的粉皮,既筋道又爽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同时也记住了李家北山。后来,高中毕业参加了工作,父母搬进城里,小镇便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多年后听说"锁住"去世了,渐渐淡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联城粉皮的名声却越来越响。   不久前我和文友参观了李家北山村史馆,一下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30多年后再次踏上这片曾经熟悉的土地,眼前早已不是过去的模样,羊肠小道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村里的办公大楼、村史馆建在了原来叫"东沟"填平的大坑上,乡村大舞台及各种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集中场所。经热心乡亲引荐,我先到了村里最早做粉皮的李大生老汉家里。老人今年88岁、老伴90岁,老两口身体还算硬朗,六个儿女已另立门户,都继承了做粉皮的手艺。说起做粉皮的历史,老人顿时来了精神和话头,他20多岁时,经常去附近的南竺院村舅舅家玩,舅舅做粉皮的手艺精良,他没事就边看边学,慢慢掌握了技艺。回到本村生产队,社员们下地劳动,李大生留在队里做粉皮,在当时这就算技术活、手艺人了,相比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田间劳作轻快许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李家北山村就在李大生的带动下,家家户户办起了粉皮作坊。   那时加工粉皮,工具家什简陋,工艺流程繁琐,加工用水要到村外的井里肩挑手提,一缸糊子就需要六担水。刚刚收获的鲜地瓜洗净后用搓刀搓成片,用铲子铲碎,在石碾上碾成地瓜茬,再放到石磨上磨糊,一缸糊子磨下来,早已累的腰酸背痛。再用粗布包袱把磨好的糊子裹起来,放在底部嵌着网状筛子的铁皮桶中,用一个半圆形的木搋子使劲下压,倒掉上面的渣子,过滤出的淀粉倒入大盆中沉淀24小时,点浆后就可以旋粉皮了。手工推磨会造成糊子粗细不匀,旋出的粉皮也厚薄不均,但丝毫不影响粉皮的口味。   听说有村民正在加工粉皮,三十多年未谋面如今退休在家的初中老同学欣然陪同前往。农家院里,一对夫妻正在紧张忙碌,一口大缸、一台炉子、几个旋盆、几十张高粱桔梗编成的席箔就组成一套制作粉皮的家什,两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舀浆、旋盆、冷却、上箔,动作麻利,一气呵成。和以前相比,现在磨糊已是机械化,不用起早贪黑压碾推磨了,且磨出的糊子很精细,过滤出的淀粉像果冻晶莹透明。鼓风机吹着炉膛内的无烟煤呼呼响,大锅内滚开的热水翻腾着,舀一勺糊子放在旋盆里,用力一转,借着离心力的作用飞速旋转,薄薄的软软的粉皮贴在旋盆底部,放入盛着凉水的缸里冷却,两手拽着一转身摊在箔上,一张张单薄透明的粉皮便大功告成,那熟练程度让我目不暇给。同去的文友撕下一块刚旋成的粉皮,咀嚼着、品尝着,大呼过瘾。女主人十分健谈,他们家祖辈都做粉皮,到现在已是第四代了,利用农闲时节,能加工两万多斤地瓜干,收入六七万元。女儿有文化,经商意识也很超前,通过抖音、快手等互联网媒体多渠道推销,也有慕名上门购买的,产品供不应求。   在村史馆里,村支部邢书记热情地向我们介绍村里的历史沿革,讲解着一件件刻满岁月印记的老物件,那原始加工粉皮用的铁皮桶、搋子、过床,妇女纺线用的纺线车,手工鞋垫、布鞋,让我们打开了记忆的大门,想起了曾经的蹉跎岁月。如今的年轻人只能从村史馆去了解乡情民俗和老辈人的过人技艺了,特别是在外打拼的游子们,在异地他乡吃上家乡粉皮,那抹不去忘不掉的乡愁在心中萦绕,一定会忆想起这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富裕安宁的美丽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