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读|要读一些和灵魂产生共鸣的文字
作者:段伟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读书,自然有获取名利的功能,但读到后来,便觉得比获得名利更重要的,是读书会让自己活得更加明白。
讲述抗战初期冀中白洋淀地区抗日故事的《新儿女英雄传》,是我读的第一部小说。稍后同学好友给我带来了节奏舒缓、文笔细腻、意境隽美的外国文学《牛虻》,一种全新的文学表现样式进入我的视野。渐渐地读出了味道,读出了意境,读上了瘾,尤其是对那些走心的文字,不看,睡不着,看了,更睡不着。自觉胸中天地小,书中乾坤大。
“春江水暖鸭先知”,大学期间人年轻,心气高,所谓胸怀锦绣、志寄高鸿,读书大多听从师者,内容基本属于“形而上”范畴,诸如文史哲和《傲慢与偏见》这些“高冷”的文学经典。说实话,这些书籍读来生僻,需要我们越过尘嚣浮华,沉淀内心,在昏昏沉沉中等待一个故事的结束,渐渐进入宿醉方醒的状态,觅得“理之全,论之彻”“暗香浮动,疏影横斜”的雅趣。起初不解先生用意,以为装点斯文。后经多年坚持,始知其于作文处有点石成金之妙,于做人处有行止而识羞耻之功。
诚然,任何“形而上”肯定无法脱离“形而下”的基础,文学也不例外。记得我当年阅读《平凡的世界》《夜与昼》时,就是这样的昏天黑地。从晨曦到正午,从傍晚到深夜,如痴如醉。不求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是饥渴,只是快意。平实委婉而富有弹性的语言,上可达风骨、情怀,扩展胸襟,提高境界;下可知借物抒怀,培养情致,浪漫有度,风格有体。
思接千载,心骛八极。阅读之光渗入,给我们带回曾经的岁月,亦抹上一缕缕诗意的光泽。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他的眼睛终于闭上了,而睫毛下流出一滴殷红的眼泪。”这是《山楂树之恋》的结局,发生在“文革”后期那段贫穷而包含理想时光的爱情故事。相信所有同龄读者读到这里都会感到“往事并不如烟”“有我之境”的。《山楂树之恋》到手后,两天两夜我沉浸在老三和静秋的故事中,畅游在艾米魅惑恣悍、入心入肺的文字里几乎忘记了全世界。掩卷沉思,对“文革”那段历史的多年积疑,一朝而释。薄薄的手抄本不仅培养了我的洞察力,而且拔高了我阅读的品位。
阅读需要宁静,阅读又带来宁静。作为有“热度”的作家,最近几年,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都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但基本次次落空。如此我花了半年时间来研读他的作品,说实话,无论是《挪威的森林》,还是《且听风吟》,均是悟道之作,基调轻盈,其语言简如水,平流缓进,看之素然无色,品之却齿颊生香,引人入胜,易于进入“无我之境”,我想村上春树几次与诺奖失之交臂,也许有作品翻译方面的“锅”。村上小说中的故事很有趣,其文体所具有的那种妙不可言的韵味,而这种微妙的韵味,在英译本中好像没有得到充分的传达。不过,村上春树获不获诺奖,都不会影响他在读者心中已有的地位。
“书当快意读易尽。”与灵魂产生共鸣的文字,虽然它们题材与体裁不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这些作品里流淌着血液!徜徉在这些文字里是一种身心修养,不仅增长智慧,而且放大格局。
近年来,私人记忆与家族历史重现的书籍不少,止庵的《惜别》是最为伤感的一本小册子,虽然难免落入与时代共鸣的窠臼,但母子之间的倚靠、心心相印的叙述令人垂泪不止。
偶然翻到阿勒泰李娟的文字,心突然被电到一般。她的写作,或适可而止,或一剑封喉,或一泻而下,对于那些深谙小说技巧,但生活日渐匮乏、靠新闻资讯来支撑写作的作家来说,是一种无言的批评和劝诫。她笔下的世界,生意盎然,很小很小,又很大很大。
我曾两度走访过新疆,北疆之行印象尤为美好,常常梦想着再度踏上那片土地。《我的阿勒泰》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实现了梦想。读着读着,进入一种“忘我之境”,我莫名产生一丝忧伤,这是《我的阿勒泰》的魅力,也是阅读的魅力。“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阅过李娟的文字,我顿悟,作文不走心,文心自失,仅求皮相之华,自然落入俗套。
上晓达济天下之理,下知独修其身之德。朱利安·赫胥黎说过:人们读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就不再是原来的人了。开卷有益,经典加持人生。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经典禁得住回味、耐得住咂摸。流量时代,书林新叶催陈叶,有的书,眼中了了,心下匆匆,略加浏览就行;而有的书,可以细细品味,读一生一世。读书的最高境界,不是学知识,而是要发现自己、发现良知。
(作者系湖北省英山县实验中学教师)
(原载于《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