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味”的家教》段伟

《“泥土味”的家教》段伟

2022-08-15    08'22''

主播: 如妈

216 2

介绍:
每日一读|“泥土味”的家教 作者:段伟 作为蒙人后裔,我的父亲只读过几年私塾。上世纪初,战乱频仍,家道中落。1930年,他13岁被逼从漠北到漠南,自湖北至湖南漂泊乞讨数年,后被我祖父收养,入赘成家。他同母亲一起苦心经营,终至殷实,抚养我们兄妹五人成人成才。 父亲生性实诚,加之他亲历“山河破碎”,目睹过“哀鸿遍野”,故“有国才有家”的“家国一体观”厚植于心,深耕于行。印象中,父亲一得空,就会哼《赞歌》和《我的祖国》。相当长一段时间,湖北教师薪资不尽人意,观察我每次回家兴致不高,他就告诫我,“别人骑马咱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回头一见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余”,要知足常乐。 与父亲安分守己,母亲乐以德教,俭勤不奢。她虽未受诗礼,然庖厨女织,无一不精,上奉而下养,内贤而外明。父母虽没留下成文的家风家训,但为人处世的礼数和一些朴实无华的言语,简单平凡,清澈明朗。 忠厚传家久。“挚诚善良是特别通行证,心稳、口稳、手稳,到哪里都稳当”,是父亲对子女们说得最多的一句口头禅。在父亲看来,做人不要拐那么多弯,动那么多歪心眼,太滑太精不长久,谁都不傻。老天是公平的,也长着眼呢。记得9岁时父亲带我到大浴池泡温泉,穿衣服时我发现我棉袄上有个钱包,大概是别人穿衣时不小心掉在我衣服上,我知道父母为了哥哥的婚事正为钱犯难,故我没吭声。出了浴池走了一段儿我把钱包交给父亲。父亲打开钱包数了数,面色凝重地说:“一百多块,我两个多月的工资,不知道丢了钱包的人急成啥样。”他不假思索拉着我的手就折返澡堂,澡堂已经吵成一锅粥,原来失主寻钱包心切,在他原先放衣服的地方翻动了他人的衣服……问明情况,父亲把钱包塞到失主手里。失主接过钱包数了下,紧紧攥住钱包。失而复得,他嘴角蠕动几下,应该是想要说“谢谢”,竟激动异常地嘟哝:“我今天进城是买手表的。”倒是旁人赞不绝口:“这娃懂事,将来有出息。”旁人的几句鼓励,我很开心。一出澡堂父亲就跟我讲“大盗临死刑前要求再吃一次母奶”的故事,尽管他没有用防微杜渐、拾金不昧这些词汇,但他简单明了地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手稳”。 夏夜乘凉,父亲喜爱跟儿女讲戏,总说戏如人生。我从小就知晓陈世美的无情、包青天的正直和薛仁贵的神勇。父亲古道热肠,乐于助人。我们家境虽不算宽裕,但凡亲友有求,他都会尽力出力出钱。哪怕是陌生人,他也是能帮就帮。他常说,亲友之间要互帮互助,就像擀面一样,厚的地方要往薄的地方擀。 母亲也有一句口头禅:“待人要讲礼,赛过吃大米。”记忆深刻的是,幼时懵懂的我特别较真,常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跟伙伴闹别扭。“饶人不痴汉,痴汉不饶人。”无论是否占理,母亲都会责备自家孩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行得正,走得端,三条大路选中间。”父母这些口头禅,看似稀松平常,却融化在我们的血液里,浸润儿女一言一行。 诗书继世长。“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每当后辈怠惰时,父亲经常用这句口头禅教育鼓励我们。在父亲看来,读书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没有本事和知识文化,干什么都不能成大事。我们家在读书求学这件事上,是很明确的,也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能读书就得好好读书,读到什么时候都行,自个决定。钱的问题,由家里父母操心,再贫困他们也会想出办法解决支持。在父母影响下,我们渐渐养成了尚勤尚俭的生活作风和向上向善的处世态度。 我大学毕业后,算是端上了铁饭碗。上班的头天晚上,母亲早早洗完碗筷拿着凳子挨着我身边乘凉,她的口头禅又端上来:“当官莫向‘钱’,做客莫看后。”我笑而答曰:“我又不是当官的”。“哎,老师是教育官的官啊,你的心不正,会歪一大片呢。”母亲即便目不识丁,疏于表达,但这句浅显朴实的话,颇有嚼劲。 行大于言。父亲一生善良、厚道和重情重义,送报为业,耕种为贵;单位为职,家为根。作为一个“外人”,慢慢融入当地社会,区域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欢迎和普遍尊重。“要对得起饭碗,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晓畅明白,带有泥土的芬芳,滋润着儿女的品性。 春风化雨千斛酒,独此一点入我心。父母一生相濡以沫,厚朴谨慎。虽平平淡淡,但实实在在。岁月倏忽,往事已矣。仁风滂沛的家风携着温度与力量吹向更远、更高、更广,遵循不悖,相沿成俗。他们的后辈在上海、深圳、宁波、濮阳开枝散叶,将人生的视野延伸到大洋彼岸,西欧和东南亚。“泥土味”的家风家教像潺潺的流水和明亮的月色,深深地渗透到了后辈的骨髓,荫蔽后裔,光照后人。 (原载于2022年8月6日《黄冈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