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读|守望村庄的鸟巢
作者:艾雄超
冬日,草木萧瑟,繁华褪尽。涉目之处,一派萧然。夏日绿树掩映的村庄,已裸裎在天宇之下。
遥瞻远村,树木疏朗,瘦硬如铁,如戟如矛,守护着宁静的村庄。村头高大的枫杨虬枝怒张,树巅的鸟巢隐约可见,仿佛眼眸悬在村庄的额头之上,在浅照薄光里闪烁,企望游子如期归来。而辛苦跋涉的游子,举目纵眺,一眼瞥见的就是安坐在云端的鸟巢。那鸟巢,就是家之所在的地标,认准它,就像找到北斗,在茫茫夜色里不会失路,就会准确无误地归家。
家,在枫杨下。篱笆小院,一方闲庭,住着父母。鸡犬相随,牛羊相伴,休戚与共,同度春秋。而与鸟为邻,和睦相处已久,彼此心有灵犀。父母能听懂鸟语,只要听见鸟鸣,就歇下活计,驻足仰盼,见喜鹊在枝头跳跃,欢唱不已。他们知道,这是鸟儿报信。出门纵目远眺,就见旷野之上有归人细如蝼蚁的身影,他们正急切地朝村庄赶着呢。
在父母看来,这些鸟儿,这些“芳邻”,是村庄的情报员和信使。它们居得高,望得远,能最先发现外来目标。比如有人物朝村子移动,鸟儿们就会站在枫杨顶上欢快地叫嚷,通风报信。一鸟鸣呼,百鸟应和,消息瞬息播遍全村。
村人就会推开柴扉,若无其事地走出来,不约而同到村头的大枫杨下叙话。大家心照不宣,有一搭没一搭闲聊着,眼神却不由自主地瞟向村外。听鸟鸣急切,就忍不住翘首朝村外眺望。平畴旷寂,清光泛漾,一粒墨点循着曲径朝村头蠕动。不一会儿,归人的轮廓渐次明晰,步履匆匆,满脸急迫。众人笑迎上去,边道温凉,边抢过大包小包,前呼后拥,送至其家。一人归家,众人相迎,其情也真,其意也切,足以慰藉游子经年的离悰。
一个村庄,鸟巢总会有“七八上十个”,其分布也是经过精心规划的。村头村尾,庄前庄后,高低参差,错落有致。这些鸟巢,平常隐蔽在阴翳之中,冬日才水落石出,浮在村庄的上空,成为忠实的守望者。巢里的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它们飞翔的剪影和掠过庭院的英姿,常常激起一片惊叹和赞赏。而它们嘹亮的叫声,逗得羊咩牛哞,成为冬日最动人的乐章,打破村庄的岑寂,平淡无味的日子也陡添一抹生动的亮色。
倘若素月在天,清辉飞霜,鸟巢仿佛几滴浓墨,漫洒在宣纸上,成为一幅水墨画,气韵灵动,神意勃然;格调淡雅,情态悠然。鸟巢星悬,恰似画龙点睛,是造化的神来之笔,村庄弥漫着诗情画意,淡泊简约,安详静谧。
不久,一场大雪袭击村庄,天地一片银色,万物素装。树上的鸟巢披银戴玉,高踞村庄之上,气宇非凡。雪霁初晴,晴光之下,清景如绘。树木疏影倒映在雪地上,痕迹宛然,笔意轻淡,逸韵清浅。归家的文人立在门前,手搭凉棚遮住刺目的雪的反光,仰望鸟巢,悬想鸟儿酣卧之余,尽可饱览晴雪美景,纵目游瞻,大美寓目,神驰千里,心骛八荒。恍惚迷离之间,便觉胁下霍然生翅,一飞冲天,蹈空遨游青冥。
鸟巢,是凝固在岁月深处的符号,最能触发游子的愁绪。如果故乡是一棵大树,那么家则是安顿灵魂的鸟巢,虽然粗陋,却也遮风挡雨,安于磐石。
(原载于2022年11月15日《襄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