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读|春节交响曲
作者:江柳
春节与交响曲本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文化现象。一个是东方文化遗产,一个是西方艺术形式;一个属民俗文化,一个属音乐领域;一个全民共享,一个曲高和寡。两者并不相干,又如何相提并论呢?
交响曲是一种规模庞大、专门为众多管弦乐器而写的乐曲。严格意义上的交响曲是用乐队演奏的奏鸣曲。奏鸣曲式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呈示部呈现作品的主要主题(主调上的第一主题和属调上的第二主题);展开部对主题进行发展和变形,结束时回到第一主题;再现部是呈示部有变化的反复。一部交响曲通常包括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大型的奏鸣曲式,速度几乎总是快板,展现整首交响曲的主题与精神;第二乐章通常是柔和、富有感情的慢板,让听众在经历第一乐章的冲击后稍事**;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经过第二乐章的缓冲和休息后起来跳跳舞,避免过于沉闷;第四乐章一般是回旋曲或变奏曲,是快板并有一定紧张度的华丽终曲,与第一乐章的精神相呼应,营造一种完整的结束感。
了解交响曲这些简单的框架结构内涵后,我们会马上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与中国春节何其相似乃尔!我们惊喜地发现,春节与交响曲有着相似的架构、相似的节奏、相似的旋律,或者说,春节就是一部交响曲。
春节第一乐章是从小年到除夕,当然是快板、奏鸣曲式。呈示部有两个主题:回家团圆和准备过年。这两个主题是欢快的、急切的,交替进行。几十亿人次的大迁徙和十几亿人的集体忙碌,共同奏响这两个主题。直到腊月三十,全家团聚了,年货办齐了,欢欢喜喜贴春联、包饺子、吃年饭、放鞭炮、看春晚,诵读古诗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以隆重的礼仪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把春节主题推向**。春节第二乐章是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六,当然是柔和、富有情感的慢板。亲情无限、其乐融融;走亲访友、旅游观光,看看电影、听听音乐,尽情享受休闲温情的慢时光。春节第三乐章是从正月初七持续到正月十四,来一段小步舞曲或诙谐曲。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一切都开始苏醒。“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民要开始春耕生产了,上班族要开始工作了。调整好心情、呼吸和步伐,摩拳擦掌,撸起袖子加油干。毫无疑问,春节的第四乐章就是正月十五、十六了,采用快板、回旋曲式或变奏曲式。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画龙点睛。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游龙灯、舞狮子、划旱船、扭秧歌、踩高跷,兴高采烈,好不热闹。“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有关元宵的诗词歌赋和景象萦绕在脑海,浮现在眼前。劳动人民用盛大的仪式和回旋变奏曲式为春节作一个隆重的总结,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春节与交响曲何以异曲同工?因为它们都反映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春夏秋冬就是大自然的四个乐章,春节四个乐章不过是春夏秋冬的高度浓缩;人类思维和逻辑讲究起承转合,春节四个乐章就是起承转合的具体体现。
春节交响曲的主题精神是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主旋律是《春节序曲》,节奏与四季合拍,主调是明朗、热情、欢快的大调。春节交响曲是中华儿女用5000年文明史写成的,是人类史上最宏大的交响曲,它包含着中国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对人生的思考、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必将生生不息、永远流传。
(原载于2023年1月26日《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