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乡秋意浓》王家安
崮乡的秋有声、有色、有味、有情。
秋分这天,我身在崮乡深处。
一早起来,周身被笼罩进淡淡的薄雾状的梦境里。秋虫们似乎一夜没睡,因为昨晚一直没听够的欢唱仍在此起彼伏着,把尚未从梦境中醒来的清晨渲染得更加幽静。乡村的鸡一向是起早的,是它们的一声声啼叫唤醒了崮乡的山、崮乡的水和崮乡的人们。那狗儿好像不是很服气,它们可是值更的能手,即便是睡着了也竖着耳朵,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立即警醒,可人们却总是记着公鸡的勤劳,所以鸡叫起来后,便会有一只两只的狗也慵懒地叫几声。许是受了这些狗儿的骚扰,几种不知名的鸟便叽叽啾啾地唱和起来。一会儿,突突突的拖拉机声响起来了,这是早起的人们要下地收获庄稼去。要讲制造声响,还得是这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它们一旦欢叫起来,其他所有的声响就乖乖地隐退了。
薄雾如西施浣洗过的轻纱,轻轻地、柔柔地、悄悄地褪去,天空明亮起来,一座座崮都渐次睁开了惺忪的眼,清爽而略带凉意的空气中弥漫进莫名的香。这香不同于轻狂浮浪的春天的香,而是浓郁深沉的成熟的香,有甜中带酸、有酸中带甜,这才是成熟的香。
太阳如同新婚的嫁娘,羞答答地迟迟不肯撩起红红的盖头,可她的光彩却是无法遮挡,急不可待地从四周喷射而出。光越来越强,云越来越淡,猛地一下盖头便被扯下了,一旦露出真容,光芒便逼得人不敢直视。几个云朵由淡金色越变越浅,越变越白,越变越轻。轻软,蓬松,装饰着高蓝的天空。突兀的崮和连绵的山岭青苍中渐渐泛出灰蓝融入远天。
近处几棵时常成为画家和摄影师们模特,颇上了许多年岁的柿子树渐渐清晰起来,一树树的金黄如同突然被同时点亮了的灯。与柿子的金色争奇斗艳的,还有零星挺立的几柱向日葵,由于过于零星而无法形成磅礴的气势,但它们不气馁,努力地用自己那厚厚的金黄和金灿灿的脸盘,浓郁着秋天的色彩。更执着的还有那因吹喇叭而涨红、涨紫了脸的牵牛花,当大地逐渐褪去色彩,许多植物都由绿泛黄渐显老态之时,它来了,它缠上摘完了叶子的黄烟秸、缠上掰下了棒子的玉米杆、缠上失去了生机的豆角秧,努力用自己鲜艳的喇叭再给秋天涂上迷人的腮红,簪上一朵朵艳丽的簪花。还有路边的千头菊、“懒老婆”、“步步登高”都你争我抢地烂漫着。最喜人的是那大理花,我们叫做“地瓜花”的,花朵大而艳,或深红或浅红,张张扬扬的像极了乡村健硕的美少妇。要说红的纯粹还得是“美人蕉”,那花朵夸张地张开着,红得没有过度,如同大红的金丝绒裁成比翼齐飞着的巨大蝴蝶。不知道谁家的丹桂,实在掩藏不住自己的香气,弥漫得铺天盖地,让你的鼻子躲都躲不开。
平坦水泥路旁的田埂或矮坝上不时会看到一个个圆滚滚的南瓜或葫芦,静静地打着鼾,像极了一个个熟睡中的猫。
在成熟的庄稼里面,高粱是最不会谦虚的,你看它们,把自己那涨红如喝醉了酒的脸膛高高地仰起,还要随风把婀娜的腰身扭几扭,生怕人们看不到它孕育了一年的籽实。玉米就收敛一些含蓄一些,它们挺胸昂首,神采如一列列整齐的仪仗兵,却把自己如金似玉的籽实层层包裹着,揣在怀里秘不示人。“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熟了,只见白毛不见桃。”你一定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吧。坡上的谷子已收割完毕,但那值勤的稻草人却还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很神气地宣示着自己的权威。然而那成群的麻雀却不时地嘲笑它,有的干脆站在它的破帽檐上留下一些排泄的印记。
作为中华蜜桃第一镇,最有代表性的当然是桃。桃的品种多,从春天的四月鲜到秋天的中华寿桃,一年三季不断果。最晚就数这中华寿桃,三月开花,九月成熟,近乎一整年的日月精华孕育出的果实,艳丽如象牙白中泛黄,细嫩似凝脂油润细腻,咬上一口能把你的牙都甜掉。苹果当然也不示弱,那大红如朵朵宫灯的红富士,可是为江北最美乡村的经济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应当颁发终身成就奖,否则让这一树树的艳红情何以堪。
一群群黑山羯羊,就是一群群涌动的黑金,它们用骄傲的咩咩声,铺陈着斑斓的山坡。
黑山羯羊是崮乡的一张名片,在县城里,哪个羊肉馆不把店名冠以“岱崮”二字都不敢开张,人们不用挂羊头卖狗肉,不管是天南的地北的,只需要说是岱崮羊,人们似乎就吃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崮乡还有另一张名片,那就是岱崮豆腐。岱崮豆腐洁白细嫩,豆香浓郁,历史悠久。过人的地方还在于压得结实,结实到据说过去可以用秤钩子钩着卖,炒豆腐条豆腐丝非它不可,现在县城里的豆腐坊豆汁店也必会冠以“岱崮豆腐”,否则一定无人问津。早晨起来的岱崮街头,一碗豆腐脑、两个木炭火烧、一碟自制的小咸菜,个个吃得满头大汗,真是神仙才有的日子。
俗话说三春不如一秋忙,当地有句俗话说“秋忙秋忙,绣女也得出闺房”足见忙的程度,这忙就忙在抢收抢种。收花生割谷子,收完了高粱收玉米,收完了玉米整墒种小麦。“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最适宜”“麦种八月土,不种九月墒”,由此不难看出农时是多么的紧,也难怪天还没亮就有拖拉机突突地欢唱了。
说起崮乡秋天的情,就在于农忙时的互帮互助。这家的花生刨出来凉在地里,邻居见了招呼一声,我给你拉回家吧,于是花生就回家了。那家的地里玉米掰完了,装在编织袋里整齐地码在地头,耕完地的邻居走到这里,便给装上了车,放到了家门口。耩地是个费人手的活,如果会用农机的还好,开着机器就耩上了,而不会操作农机的,尤其是那些老人,便会愁得蹲在地头直抽烟,这时左邻右舍就会聚拢来,一人一根绳子,拉得耩铧飞快跑,一会儿就耩完了。或黑或黄的几只大狗,也欢快地跟着人们从地的这头跑到地的那头,享受着山村里的这份化不开的融洽。
崮乡的秋色,多美的崮乡秋色。
只凭这短短的文字,实在没法写尽崮乡的秋意,一定要住下来,细心地领略、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