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书会的现场,来了一位妈妈,给我们分享她为人母四年的时光中和女儿的互动及其心得。
今天继续上周的内容,幼儿园对母亲、老师和孩子的需求,童年及襁褓初期的正常心理。
幼儿园的小孩正在因为本能倾向而经历一个充满强烈冲突的时期,在之前的生活中,母亲都尽量满足小孩的需求,然而在这之后,小孩就要逐渐明白,妈妈不只属于他一个人,妈妈有妈妈的生活,这时候小孩便要开始从和妈妈两个人的关系中探出头来,转向外在世界了。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很好接受的事实,“妈妈怎么就不只是我的了呢?”这在小孩的内心中起了激烈的冲突,这些冲突夹杂着爱与恨、嫉妒与疑惑,需要释放和表达。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表达方式就是攻击母亲。今天读书会中的真·妈妈就提到在养育过程中,孩子从小天使逐渐变成小恶魔的小故事。
“我很困惑,以前很乖巧、至少不那么挑战我、让我萌生很多爱意的小可爱,现在简直成了一个深仇大恨、随时可能会爆炸的一个炸弹。她奶奶这样形容她,说她看到妈妈就恨。她会说’妈妈,我都不想做你女儿了,把你塞到马桶里’这种话。”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攻击并非完全的恨意,而更像是一种试探,试探这个给自己满满爱意、用乳汁哺育自己的妈妈在遭遇攻击之后会否还击。这对孩子来说是成长的需要,同时也给了妈妈一次“做真实的自己”的机会,让孩子直到妈妈并不是只有好的那面,而是好坏兼有。此时,如果妈妈依然像前期那样毫无“报复”地去回应孩子的攻击,可能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妈妈只有好的一面”的错觉,但如果过度地反击,甚至采用打骂的方式,则会让孩子的罪疚感过强。
其实,孩子这是已经进入到参与关系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学着将自己放在关系中去看待问题,这使他渐渐有了“责任感”:“是我咬疼了妈妈”,“我把碗打碎了,对不起”。温尼科特将这种罪疚感的发展按照时间顺序整理成以下过程:
爱(带有攻击成分)→恨→一段消化期→罪恶感→透过直接表达或建设性的游戏所做的修补。
说到“直接表达或建设性的游戏”,幼儿园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带着在家里无法释放的矛盾和攻击进入幼儿园,小孩将内心的冲突释放到这样一个拥有更多客体、更大空间的环境中,一个让家庭和小孩都得以“喘息”的空间。幼儿园不仅有和家庭一样“宽容且稳定”的体制,抱持小孩,又拥有家庭中所没有的相对严格的条条框框来帮助小孩建立规则感。
幼儿园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承受小孩的表达——对家庭、对兄弟姐妹、对父亲和母亲的爱与恨的对抗,经过这些表达式的修补,小孩就长成大小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