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幼波<中庸>讲记》(第二十三讲  心诚有灵,至诚如神   1)

《史幼波<中庸>讲记》(第二十三讲 心诚有灵,至诚如神 1)

2020-04-13    14'57''

主播: 上善~若水

37 1

介绍:
儒家最神圣、最高远的目标,都是通过最朴素的、最简易的推己及人的方式,从我们最现实、最客观、最平凡的地方下手落实,然后层层递进,最终完成生而为人的最高目标。儒家的最高目标是“天下归仁”。什么是“仁”?“仁者爱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心理学上说,心理痛苦的根源来自于人格的分裂。因为分裂,自己的行为无法同内心深处的一念之诚相合,所以痛苦不堪。反过来,侧隐之心、仁慈之心正是发乎于内心之诚,并在社会人际中表现出来,行为和精神合一,日常行为与心体本性表里一致,这样的人就会越来越快乐。 “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这一段是一系列很严谨的层层递进的过程。刚才说了,哪怕很小的善事,只要真心诚意的去做了,就会得到愉悦的回报,这就是天道之诚的体现,也是因果分好不爽的道理。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