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不犯愚痴?简单啊,你自己在这条“至诚之道”上多多用功,有了真实不虚的受用,很多事情就很清楚,很多事情就是可以前知的。
《易经》上说“几者,动之微”,要想见机而行,要想抓住极细微的变化,要想从事物最初的萌芽中看到种种演变的可能性,那就必须在内心之诚上面下足功夫。如果你内心不诚、不清净,满心都是卖儿卖女的烦心事,怎么可能有这种精细、敏锐的判断力呢?
其实,我们判断一个人吉不吉祥,完全可以通过他的形体,通过他的四肢语言分析出来。同样,判断一件事情你不吉祥。我们也可以通过分析这件事的各种因缘、各种征兆、各种关节点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我们古人、乃至今人在社会人事上惯用的决策之术;这是一种观察人物、判断事情的有效技术和方法。
《诫子书》中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对自己儿子说的话啊!不会留一手的。诸葛亮为什么有那么高的智慧,就是从淡泊、宁静中修养出来的。所以,这些高人们的本事,无非是来自于“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无非就是这样的修炼功夫,没有任何奇特之处,来不得半点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