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行。”
所以我们真正了解“感应”的道理,对自己起心动念,一言一行都不敢疏忽。每一念、每一个言行,都像一颗种子,有一个善因、善种,就感善报;有一念恶因、恶心,就会了感恶报。感应就像大自然的种植一样,你种了一颗种子,迟早会开花结果。所以,俗话又讲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怎么克服呢?这就彰显了熏习的重要。熏习的时间不够,正念提不起来,被习性、业力给牵着走了。一定要熏到明理了,明理了一定会依教奉行。为什么我们听了以后,“惟人自召”都清楚,恶念还是止不住?实在讲,理还不够透彻。道理想通了,绝不敢懈怠,绝不敢减少熏习的时间。
儒家强调的“欲明明德于天下”,道家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都有念念为一切众生着想的心。“太上”的教诲,很重要的,包含伦理、道德,尤其是因果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