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篇》(第二十九讲、慈心于物,爱惜生命,爱惜慧命)

《感应篇》(第二十九讲、慈心于物,爱惜生命,爱惜慧命)

2020-06-28    23'39''

主播: 上善~若水

56 0

介绍:
“慈心于物”。“慈”是慈悲,就是世间讲的爱心。一般儒释道都用慈悲多,没有用爱心,主要是爱生于情,而悲生于智慧。情是会变的,不可靠。因为控制不了这个情,恩爱夫妻会离婚,亲朋好友会变成冤家对头。所以修学叫转情识为智慧,情生智障,情执一起,智慧就被障住了。慈悲是理性的,是性德的流露,所以叫真慈,平等的慈悲。 一个真正修学的人,真正明白的人,他有三个特征: 第一、心地真诚、至善。儒家讲“止于至善”,纯是一颗善心,处事待人接物,都以善心待人。 第二、纯是爱人之心,不会为自己想,就像一个母亲照顾她的孩子,再怎么辛苦,也从不埋怨,都是为孩子。 第三、纯是利益大众之心。佛门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个慈悲爱心,是所有宗教最根本、最基本的修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