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鹤壁去
雨倾城(河北)
十二月。唐山。大雪弥漫。
我在这里工作、生活、忙碌,试图为自己挣得一个好点的未来。
可思念不听话,自己跑出来。一些人,一些事,哪怕不相干,也会在心里绕个弯,拐到鹤壁去。——关于淇水,关于雨水,关于在十四届全国散文诗笔会期间发生的那些关于诗人和湿人的故事。
一座城市,尚未抵达,已成归途。
诗人们的到来,让山河温柔摇晃。我知道,那是鹤壁丰沛的问候与热情。
我想,世间最美的情感,是初见的欢喜,相隔的渴望,横陈其间的,则是散落城市湮没世俗的各自安好。
鹤壁的故事里,一直有着人的温暖,情的炽烈,爱的质朴。
那是属于《诗经》的味道。
被名利繁华蝇营狗苟遮蔽的我们,需要这样的纯粹和慰藉。
我庆幸自己曾经来过。
现在,我最大的野心,就是能够再次拥抱那座城市,用最灿烂的声音,对它说,鹤壁,好久不见。
感谢鹤壁,给了我一个绵长而香甜的梦想。
感谢鹤壁,它曾把我轻轻拥在怀中。
如果可能,我想准备好所有的绽放与柔情,肆无忌惮地把自己唱给它听。
那一刻,必然万物相安,水也年轻,人也鲜亮。
分别是聚首的序曲。
一粒种子,落在心里发了芽,哪怕隔着千山万壑,也会在千番辗转万番憧憬中郁郁葱葱。我想,我一定是深深地爱了。爱到沉默,爱到经常在一个无人的地方,长久的发呆。
忘不了跨越辽远,看到鹤壁的明净恬然。
所有的碧水青山,都似倒流进眼里心里。
我喜欢那样的世界:那里的时间仿佛很多,那里的树木仿佛很多,那里的浪漫温情仿佛很多。
在那里,九月的天空把我融入唯美,眼角眉梢,都是比阳光还好看的笑容。
可风不说出来。
雨也不。
一点一滴路过的过往,塑造了我,成全了我:从唐山到鹤壁,再由鹤壁返回唐山。
而诗歌,永远是站在心头,连着一座旅游城市的古老与风情。
我曾在黑颜色的夜里静默,灯光人影在淇水面前变化着踪迹。
我曾在天地沉静的淇水诗苑,眷恋脚步声声,在枝头廊下悠悠唱晚。
我曾在长满梧桐的大街,找不到方向,却怡然陶然,让自己成为一个懒散而温软的孩子。
当我穿行在那座遥远的城市,心里总有莫名的喜悦,并暗藏汹涌。至今,梦里梦外,幸福,它都在奔跑。
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文字描述那种心情——
想念那么近,鹤壁那么远。
忽然忆起王小波的一句话,“一个人只拥有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于是,思念无处可逃。
于是,身体的每一条经络,都喊出声音——
到鹤壁去。
那里的天太蓝,白云太轻,世界太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