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娱乐圈年终盘点、塌房大赏那么受欢迎,这都是有原因的。
谁的青春没喂过狗呢?
谁没破防过,没在长大后觉得自己小时候脑子被驴踢了呢?——“我居然喜欢过他?好羞耻!”
为什么我们最近总在说“妈妈们迷恋的偶像永不塌房”?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觉得追星就像开盲盒,永远不知道何时法制咖就流转到自己家?
为什么小生小花们越来越雌雄难辨了?
聊着聊着我们越来越确定,追星,是一个从寄托完美自我到实践完美自我的过程,那些偶像的存在,是粉丝自我和外部世界沟通的一座桥梁。如李松蔚所说——“世界之大,人与人的距离太远,远到每一点关系都弥足珍贵。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无处寄托,只好送给素不相识的偶像,把他捧到无限高,就好像我们自己也放大了一样;帮他实现梦想,就好像我们自己的价值也实现了一样。”
但我们总会回到现实面对自我的。
谨慎追星,珍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