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王昌龄&郝雁妙音

《出塞》王昌龄&郝雁妙音

2020-11-24    01'18''

主播: 郝雁妙音(海燕)

173 2

介绍:
《出塞》王昌龄 《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内容主要是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出塞 作者 王昌龄 出处 《唐诗三百首》 作品体裁 七言绝句 作品题材 边塞诗 朝代 唐朝 展开全部 作品原文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飞将”,指奇袭龙城的西汉名将卫青,后来更多的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人。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 3.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4.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5.度:越过。 6.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7.还:回来 白话译文 直译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离家万里的士卒始终没能回还 如果有卫青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跨过阴山 韵译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远征万里的大军仍然没有回还。 只要有卫青将军守卫在龙城(边塞), 不让胡人战马敢踏过阴山半步。[1] 创作背景 全诗雄浑豁达,气势流畅,一气呵成。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对《出塞》的评价历来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 《出塞》是乐府旧题。秦时明月汉时关所对应的其实有一句歌词:孩子,这是你的家。秦汉以来的边塞,秦汉以来守卫边塞的军人,他们所守的是中原辉煌的文明,是我们共同的家。离家万里,不是个人的小家,是从边塞开始,是无故人,多胡语的异地,是传统的化外之地,天下之外的地方。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长安是东方文明的千年古都,世界的中心,唐天子是天可汗,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 在这时如果不是追忆秦汉时的艰难,写唐的胡马南下,简直是杞人忧天。所以,很大程度上,没有人认识到盛世中的危险因素。同时,中国传统文人乃至兵家对战争都不是向往或鼓励的。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万里所指,是从边塞到远方的战争之地的距离,并不是边塞到军人故乡的距离(这一点极为重要,同时又没有被重视和强调)。[1]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千古边塞变迁,没有永久的和平,思念传说中的名将威名的边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