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批发给自己

把时间批发给自己

2017-02-17    14'21''

主播: 嫞亦懒

155 5

介绍:
每天看几小时视频节目,再刷几小时微信和微博,不用担心,你会离梦想中的生活越来越远的。 2016年8月14日,美国西雅图,中国DOTA Wings战队,获DOTA2项目世界冠军,几个小伙子赢得了6000多万元人民币奖金,登上央视新闻。很多不懂游戏行业的人惊呼:玩游戏都能挣这么多钱,不公平。 根据第十届中国作家榜公布的数据,排名第一的作家江南在2015年版税为3200万元。如果按照普通畅销书3万册的门槛来说,一个普通畅销书作者一年的版税收入是10万元左右。 传统教学模式下,顶尖英语老师和普通老师的课时费差距大概是10倍,而在新媒体时代,最受欢迎的老师通过录制网络视频课程及直播等新形式,1小时的劳动所得可能会是普通老师一年甚至几年的收入。 现代社会,这种天文数字般的收入在各个行业出现,顶尖1%的人远远甩开了99%的人。站在金字塔顶的人会挣得越来越多,赢家通吃的时代已经到来。 与此同时,信息高度爆炸的世界裹挟着每一个人。 对大众而言,今年和去年、去年和前年的生活变化不大。越穷越忙,穷忙不停,头发白了,腰围粗了,心态浮躁了,事业却不见起色。上班时间习惯性地打开视频网站,看各种同质性很强的影视剧和综艺节目。这些碎片化信息也是在网上发牢骚,聚到一起抱怨、八卦的谈资。 作家海岩有个观点:“信息时代,信息不是最重要的,甚至,真相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躲避。信息无限多,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他在知名企业的管理者、收藏家和超级畅销书作家几种身份之间转换游刃有余,每部作品都预先感知到时代的风口。但他获取信息是通过看报纸,手机报。 躲避无用信息也躲避了很多八卦的干扰。比如有人跟他说,谁在网上说你坏话了,海岩的态度是“那别告诉我,我真不想知道”。 这和“断舍离”的精神是一致的。 当下这个世界里,人们被“过剩”困扰着。 过剩的需求,过剩的信息,都迫使思考停滞不前。 世界从来没有公平过,未来也是如此。  经常有学生问我:这世界为何如此不公?有的人生来就好看,可以当网红做直播;有的人天生智商高,随便一考就上北大、清华;有的人家里有钱,坐拥数套房产,不必和我们一样为了租房发愁。 小说《北京折叠》里讲了一个未来世界不同时间和维度的故事。在不同的空间里,分门别类住着不同的人,第三空间是底层工人,第二空间是中产白领,第一空间则是当权的管理者,不同空间的人对于时间的使用权和社会地位截然不同。作者用时间来隐喻阶级的流动固化,鸿沟加宽。在未来可以折叠的北京,上等人拥有的不只是财富,还有更多的时间。 好在,这只是科幻小说里的故事。 所有的事情里,只有一件事是公平的——时间。 现在生活的时空中,你有24小时,马云、王思聪也有24小时,你却把唯一公平的资源忽略了,如何打翻身仗,改变人生? 人与人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在于对待时间的态度,那些金字塔顶的人把最公平的资源用到了极致。 少年时代我喜欢看蔡志忠的漫画,他的天赋无须多言。论绘画,他是享誉中外的知名漫画家,出了1600本画册、300本书;研究物理,他闭关10年;打桥牌,他连续10年代表中国台湾参赛。 对他来说,时间好像是无穷的。 不出席宴会,最高纪录坐在椅子上58个钟头,42天不打开门走出去。天黑就睡觉,醒来就是第二天。 给时光以质量,给岁月以成就。 他把所有的生命都批发给自己,不再零售。 我从没见过一个年薪百万的人会用“打发时间”来描述自己的生活,出国和优秀的老外共事,也没见他们killthe time。 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有一种时间观——我们每个人刚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工作,与此同时,我们却没有一分钟用来浪费。这种不急不躁又不懒不堕的时间观,也是世界级年轻富豪的秘诀。 不在简单的事情上浪费时间。马克·扎克伯格在各种场合穿看上去一模一样的灰色T恤和牛仔裤。我也是这样,衣架上有五六件同款的黑衬衣,两三条简单的裤子,冬天在外面套件厚外衣。从起床到出门只需要5分钟。多出来的时间,用来录制当天的教学语音以及自学西班牙语。 而大部分人对时间的态度是浪费和打发。周一到周五凑合着上班,周末无所事事。从早到晚,年初到年尾,精神高度紧张,效率未见提高。 小朱的勤奋在朋友圈是出了名的,永远跟打了鸡血一样,风风火火,日程表比我的还满。和他约一次饭要提前三四个月,他总是在见面前几小时放鸽子,理由大都是公司临时要开会,上司临时给了自己一个文件要处理。 偶尔坐下来吃顿饭,他也要拿出手机不停回复工作信息。他像是插满了电源线的插排,各种琐碎工作像吸取能量的三相插头,有些插头的线还会缠在一起。时间久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似乎无论拔掉了哪个插头,整个系统都会崩溃。 这不是充实快乐的忙碌,更像是从一个救火现场到另一个现场,忙归忙,时间却不能控制在自己手中。这种毫无章法的忙碌说明时间管理出了大问题。 如果不关照内在,以最优解管理时间,生活一地鸡毛。 除去那些所谓的客观因素,我们对时间的态度是正确的吗?如果不正确,如何改变? 普通人和牛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对时间的控制力和对诱惑的态度。 “生活就是诱惑。生活,其实就是在抵抗诱惑:是答应还是拒绝,是现在行动还是延后行动,是冲动还是沉思,是放眼当下还是放眼将来,所有这些都是生活之艺术。那些我们平日信守的道德规范在某一刻的冲动到来之时往往不堪一击。”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认为时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过去、现在与将来。所谓时间维度,就是每个人如何将个人体验划分到不同的时间区域的问题。 现在导向——行动基于对眼下的事情以及结果的考量 过去导向——行动基于对过去的事情以及结果的考量 将来导向——行动基于对将来的事情以及结果的考量 而时间悖论指的是有某种东西会对你做的任何决定都产生很大影响,但是你却完全不会察觉到其存在,这种东西就是一个人在以下6种时间态度上的偏见: 过去积极主义 过去消极主义 现时享乐主义 现时宿命主义 人生目的导向主义 转世主义 这6种时间态度,看待过去时,你会选择总是沉浸于悲伤中无法自拔还是从过往的经验中积极快乐地汲取力量?面对现在时,你会持宿命论观点,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无法改变,还是享受当下的点滴?迎接未来时,你会以目标为导向做好规划,还是认为未来自死后开始? 简单说,时间观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一个人如何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健康、理想的时间观,是积极看待过去,享受当下,以具体目标拥抱未来。那么,管理时间的核心相应的解决方案就是: 1、确定目标; 2、认真执行; 3、善于总结。 没有人可以对抗时间车轮,我们像是往山上推石头的人,日复一日不停不休。也许永远不能把石头推到山顶,但我们还是努力前行,我们的人生就会在不断的自我管理、自我调整中变得更美好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