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微散文】征文22期《麦田》作者: 张维菊 朗诵: 海之魂

【在场微散文】征文22期《麦田》作者: 张维菊 朗诵: 海之魂

2018-03-19    06'08''

主播: 韩海之魂

53 1

介绍:
麦田 作者: 张维菊 朗诵: 海之魂   当夏妈妈回到沂蒙山前、银线河畔,那个叫资邱的小村庄时,她的心,一下子安顿下来了。 夏妈妈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松本常子。当年,从日本前往朝鲜,靠卖花维持生计的父亲,仍然没能逃脱做壮丁的厄运。母亲无力抚养五个年幼的孩子,将11岁的常子,送给了在朝鲜做生意的中国人杨开盛。1952年,18岁的常子跟随养父来到中国,第二年,嫁给了养父的侄子杨付让。之后,她生儿育女,勤俭持家,成了地道的中国媳妇。直到二十多年后,一封来自日本千叶县的信,才让夏妈妈开口,道出她从不敢提起的身世秘密。 原来,远在日本的亲人,战后一直在苦苦找寻常子,盼着与她早日团聚。揉来搓去,夏妈妈将回去看看的那一颗心,生生压下了。 一晃,又是二十多年。这一回,日本方面直接寄来路费,敦促她回国。终于,夏妈妈跟老伴一起,与长子一家去了日本。 故乡的原风景,是小时候母亲给她讲过的模样:风吹过稻田,溪水绕过丛林、山岗......三室一厅的公寓,每人每月3万日元的生活费,足以让夏妈妈安享天年了。 十个月后,携夫将子的夏妈妈回到中国,回到沂蒙山前、银线河畔,那个叫资邱的小村庄。 有人问:为啥不在日本享清福哩? 夏妈妈一笑,答:“我不回来,家里的麦谁来割啊?” 她没有提起,在日本,睡里梦里,都是沂蒙山前、银线河畔、绿杨荫里的那个小村庄,都是布谷声声的那片金黄麦田。 (541字)(校对:刘小四 一般) 终校:袁志英。可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