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道的灵魂
作者:祁云枝朗诵:海之魂
无患子
我家楼下的行道树,是一排高高大大的无患子,树冠正好和位于二楼的我家窗户齐平。
我喜欢站立窗前,透过窗框,观看无患子挥毫的画作,线条立体纯真,季相分明。
初春,鹅黄色的嫩叶从枝条上钻出来,像一只只羽毛未丰的雏鸟,在春风里扑棱。
一场倒春寒,一夜间给“羽毛”画上红妆,花朵般明艳。暮春,藏在绿叶里的花朵露出羞涩的笑容,黄绿色,颗粒状,细小得几乎看不清眉眼。花朵凋落在地上,像一层细碎的绿沙粒;夏天,炽热的阳光被无患子的繁枝密叶左挡右拦,成为一把碎银。
走在树下,像是走在清凉的绿伞下;秋分过后,树叶一日日发黄,那黄,慢慢地从绿色中透出,在叶子中游走,最后,赶走了绿,反客为主成为金黄,可与秋日的银杏叶媲美;秋末冬初,一场接一场大风,猛烈地摇动着树上的黄叶,叶片纷落,露出串串桂圆或龙眼似的果实,挂在光秃秃的树枝上。
无患子季相分明的画作,让小区里这条路的“颜值”一日日高了起来。
我很庆幸与无患子为邻,每日里做饭时,一抬眼,就看到了无患子的叶或花果。无论清晨还是黄昏,无患子在阳光下微风中摇头晃脑,都是活力满满的样子。
那簌簌摇动的树叶和黄米粒碎花,一叶叶,一朵朵,不时落进眼里,落在我行色匆匆的身上,抖落它们的当儿,千千万万个日子,便流水般汩汩滑走……
无患子树曾经是有实用价值的。无患子的果皮富含皂苷,听听俗名“洗手果”便知道,这果实可以用来洗手,当初印度人就是拿无患子当肥皂用的。
我国在洗涤剂匮乏的年代,无患子的果实和皂角树的皂荚一样,也曾经是主要的天然清洁剂。
《本草纲目》中载有:“无患子洗发可去头风(头皮屑)明目,洗面可增白去斑”,很亲民,也很实用。此外,资料上说无患子还可去咳平喘,治疗牙齿肿痛,虫积食滞,小儿胀气,消毒灭菌等。我曾经捡过两粒无患子果实,回家后剥下果皮,兑上几滴水,很快就搓出了一手的肥皂泡,闻起来有菠萝味的清香。随手洗脸,感觉果肉疙疙瘩瘩的有点别扭,但清洗干净后皮肤滑溜溜的很舒服。
后来,我没有坚持用无患子洗脸,也就无法感知其“增白去斑”的功效。
我也曾经按书上所说,将一把无患子半透明的果皮用剪刀剪碎,找到一片纱布包了,随衣物一起扔进洗衣机里。有可能是量少,那次的洗涤效果并不是很好,但整个过程,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也让我的心更亲近植物。
脱掉外皮的无患子,是圆圆的黑色,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在种子上打个小洞眼把它们穿起来,就是一个黑油油亮晶晶的手串,市面上许多菩提子手串,其实就是由无患子做的。《校量数珠功德经》里面说,“若用木患子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千倍。”这里的木患子,即是无患子。显然,这种说法赋予了它可以祈福的神秘光环。
相较而言,我更喜欢无患子被拿来娱乐。我的一位同事说,他们小时候会捡来无患子果,给它脱去外衣后,用刀片在黑色果壳的头缝处,挖开一个小孔,让小孔刚好可以插入几根鸡毛,固定住后,无患子核连同鸡毛就变身成为一个别致的毽子。
还有人用干燥的无患子果实做哨子——用锐器在果壳的头缝处钻洞,碎屑清理干净后,只需将嘴唇贴在洞口的特定位置用力吹气,就能发出清脆的哨音。
前些天听我的一个朋友说,无患子的果实还可以食用。他说自己小时候,将剥去外皮的果核放在蜂窝煤炉子上烤,不多时,那果核会“啪”地一声炸裂,翻出冒着热气的果肉,白白的,香香的,略带一点甜味,很好吃。我打算这个冬天捡拾一些无患子果实尝一下,只是不知道有无毒性。
非要说出无患子作为行道树的缺点,就是它的身材还不够高大。和国槐和法国梧桐的声势比起来,无患子显得娇小许多,它们更适合站在住宅小区的路旁。
记得第一次接触到无患子这个名字时,我还以为是“何患无子”的意思,是那种在自家院子栽此树后就不愁无孩子的寓意,后来发现这理解有误。
《山海经》中称无患子为“桓”,桓与患的发音接近。一则典故说,古时有个神巫,能用符召鬼,再用桓木制成的棒将鬼打杀,因此,世人相传桓木制的棍棒或器皿可以用来驱魔、杀鬼、避邪,故把这种树叫做“无患”。所以,这无患子的意思该是“鬼见愁,人无患”。
还有一种说法,起初,古人就造了单字“槵”,作为无患子树的名字。可能因为“槵”字过于生僻,人们又把它拆成了“木患”。叫着叫着串音了,便有了“木患子”、“无患子”等我们比较熟悉的名字。我更喜前一种解读。
“人无患”,每每咀嚼这个名字,我都替走在这条道上的人和与这排大树有缘的人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