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的水波:原味乡情•原地过年

灵动的水波:原味乡情•原地过年

2022-01-22    09'31''

主播: 灵动的水波

227 1

介绍:
原味乡情•原地过年 1. 20年前或者十年前,若有人跟你说过年不走亲戚,是不是跟过年不回家一样,都是一种行为背叛。遇见这样的人,你一定怀疑,是不是头脑有病! N年后的今天,不回家过年和过年不走亲戚一样被很多人理所当然的接受和默认。 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一代一代相传,习惯就是自然,谁也不会想着轻易去打破它? 2. 在N年前,我确实就给我的亲友们提议,与其每年春节亲友们互相走串,耽误时间不说又很疲乏,原本过年过节,是为了亲友相聚,最轻松愉快的日子,却成了年轻人最大的负担,缩短时间的打拼实力和消耗体力。 在我们老家,过年的习俗比较繁琐,礼节是不能少。我记得小时候一条糕初一送出去,十五又转回来,这是常事。 普通亲友走访烟酒糖糕是必配,但是遇到喜事,比如嫁出去的女儿在初二以后回娘家,大包小包,叔伯姑姨一个都不能落下。如果父母姊妹多的话,过年时就光礼刀,半头猪是有必要。所谓“礼刀”严格讲就是二斤半五花肉。光一个礼刀还不行,烟、酒、糖、糕也是必备。两瓶酒,一条烟,一包糖,一条糕,再加一条礼刀是新姑爷到长辈家拜年的标配。具体情况得根据经济条件,适当的调整。比如说烟酒的价格可以上下大幅度的调整,经济条件好的,酒是好酒,烟是好烟,酒一瓶或是两瓶,烟可以是一条,也可以是两包。从幅度的调整可以看出,姑爷的经济实力和行事风格。当然,也有很多新姑爷是打肿脸充胖子;也有抠门,短斤少两的。 走访亲友花钱,这个倒不是大问题,最重要的是,江南以北过年那些天会比较冷,多数时候不是下雨就是下雪,给走亲串友带来很多不便。十多年前交通也不是很方便,很多亲戚家在农村,田梗路很不好走,下雨下雪更是难上加难。记得有一年哥哥去看节,骑摩托车时摔了一跤,这个事情在我心里一直都有阴影,至今想到,心里仍后怕。 3. 那时就跟我的表哥、表弟们建议,等到以后我们长家的时候,就不要这么繁琐的礼节,大家想见的时候约在某一天,同时到哪一家去相聚,轮流的做东,这样既达到了亲友相聚联络情感,又不至于荒废彼此的精力和财力,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和金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那时候最想建议的就是大家在节假日的时候相约去同一个地方旅行,大家各自带上自己的手艺野餐,或者就地取材,这样既达到了相聚的目的,又可以不囿于聚会仅限在饭桌上解决问题。 后来在很多地方旅行,平日或是节日,都会遇到这样的亲友团,我便在心里默默的为他们点赞,我多么希望我的亲人和亲友们都能够用这种理性又有意义的方式来代替一些有仪式感的聚会。 4. 现在网络上传言:年轻人不把年当回事,也不愿意与亲友联络的现象称为“断亲”。多数人都批判年轻人的冷漠自私,但有多少人真的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替他们承担一些在现实里的疼痛。 很多大学生为赚快钱去送外卖了,甚至连很多大叔都被逼着去跑滴滴了,生活来源不稳,经济压力让很多人喘不过气。 5. 已经过了,越努力越进步的年代。很多人很努力,但是有人比你更努力,同行之间的竞争已经没有底线,跨行经营的人越来越多,没有门道,你连养活自己的能力都欠缺。 与其这样,在现实里没有出路,那就沉溺在网络里,游戏中可以不断的按删除复制键,颠覆自己的人生,实现人生理想。反正有比自己更努力的父母撑着,即便是没有变现的渠道,也不至于饿死。 6. 我比较赞同“断亲”是自爱的说法,因为人生有限,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不能把生命消耗在不舒服的事情上面。面子也不过就是虚荣和钞票堆积出来的一张纸一层皮。 不管是与亲人之间还是陌生人,都是一样,与自己相宜的,多花时间陪伴,不相宜的就远离呗。反正人生只有一次,尽量做不让自己后悔的事。 过年也就一个晚上而已,过完了,又得各奔东西,各过各的日子。如果真有真情,我还是相信,即便是远在千里,心都是相通。 聚或不聚 不过就是一个形式 原味乡情 原地过年 也可以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