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远方不一定是花海

路的远方不一定是花海

2016-02-27    06'16''

主播: 宇翔文学社

86 4

介绍:
火车上的时间走的是最慢的,也是最适合发呆的地方。空气里弥漫的是方便面和慵懒的阳光的味道。有人一路带着耳机听着歌,拖着腮帮子望向窗外;有人靠聊天打发每一分钟的难熬;而我是选择倾听的那一个。 随便捡起一个话题,无聊的人们都可以接下去。从你到哪去,家是哪里的,去干什么都是话题的开端。我是下铺,自然有人靠着我的床沿而坐。 靠坐在我床沿边的男人带着方框的眼镜,穿着老款的运动鞋,牛仔裤明显宽松而肥大,黝黑的脸上带着一丝丝学生气。他说他是中科院的在读博士,搞科研的,平常也就跟着导师做做项目。 对面的长辈顺理成章的问到他今后的打算,年轻人语气轻松地说道:“我就想回聊城,找一个高校当老师,我的家在农村,最希望以后门前能有块菜地,没事种种菜就好。” 年轻人说的语气真挚而向往并没有逃避社会或者压力的掩饰。因为对面的长辈问他:“不想出去看看吗?他连忙摇头说不不不,尤其北上广,给我多少钱我都不想去。” 说实话,当他说完后,我有一点点的羡慕,脑海里浮现的是安逸而又稳定的生活,最重要的是画面里会有父母慈祥的笑容,催着你吃饭时着急的语气。 而我知道羡慕归羡慕,我根本做不到他那样的洒脱。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诱因逼着你往上爬,别人生活里的美好蓝图,你也只能听听而已,时间一到,各自下车,奔向生活的苦海。 可他的话,还是不小心的击中了我。因为在生活的赛场上,我听了太多的攀比,时不时的炫耀,偶尔想用自己拥有的人生碾压下你自尊的伎俩,从而获得一种我过的比你好的优越感。 前些天,我的恩师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截图,上面年轻而迷茫的脸孔对着镜头幽幽地说:“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没有那么用功读书就好了,就呆在那个小城,说不定会比较幸福。” 我当时突然觉得有些戚戚然,因为那些鲜活的青春义无反顾的献给了大城市,每一个人都带着无坚不摧的盔甲,一路披荆斩棘向往着路的远方。 听说路的远方比较幸福,那里会有花和山河,会不再受伤,所有的感情都会在你抵达那里之后变得比较温情,你终于可以抹掉那些不光彩的过去,艰难的瞬间,用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回到故乡。 而这仅仅是命运里的一种,更多的我们会散落在平凡的角落,在生活的反复和磨砺中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大人。 这是一个不缺乏梦想但缺乏快乐的时代。以至于我们用自黑,自嘲顺便嘲笑下别人的方式来缓解压力,获得快乐。笑中总带着些心酸,然后继续上路。 而我知道,再怎么煽情的剧情也阻挡不了你想奔赴远方的心,而我只想默默地跟你说,路的远方不一定是花海,有人成功就会有人失败,只希望你在这趟苦海中,能抓住生命中每一个限时赠送的糖,记住的都是人间真情,相互扶持时的感动,父母的牵挂,到老了的时候可以无怨无悔的说,那里曾经是一片荒芜,我曾经像勇士一样在那里披荆斩棘过。
上一期: 背在行囊里的爱
下一期: 开往春天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