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之声第246期(批评或表扬的度没掌握好,都会导致叛逆)

海燕之声第246期(批评或表扬的度没掌握好,都会导致叛逆)

2016-08-18    08'08''

主播: 明日重生

272 4

介绍:
感谢收听,期待你对本期节目的评论留言哦~ 批评或表扬的度没掌握好,都会导致叛逆 原创 2016-08-16 嘉·教 乐嘉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 面对孩子、面对教育,总是展现出自己极端的一面:玩命的夸奖,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穿上了“压力”的外衣;玩命的打击,让“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了互联网时代下相互调侃的段子。 可在这看似“有用”的教育方法下,弱弱的问一句:你们家的孩子还好吗? 别用“超限效应”把你家孩子限制住 什么是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 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 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 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 也有一些家长认为,多批评不好,多表扬就好了。其实不然,这里也有个限度的问题。 例如:某班有个差生听惯了批评,他对批评根本不当回事。但是新学期换了个班主任。这个班主任一开始对这个差生的某些“闪光点”作了表扬。 起初这个差生很受感动,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差生发现,老师对自己的表扬越来越多,而且有许多是有意拔高的。 他认为这是老师在哄自己,名义上表扬,实际上让我注意这些方面,这分明是看不起自己,不信任自己。于是,他一听到表扬,就大为恼火。 学会与孩子建立信任,拉近距离 反思一下自己原因,学会倾听与表达。许多家长总会把“你还小,大人的事你不懂”“哪有那么多为什么!”的思想传递给孩子,但请不要忽略一点,人之所以被称之为“高级动物”就是因为人从出生开始就有思想意识的,不管是呱呱大叫的婴孩还是看似无知的幼儿,作为家长都应该学会从倾听、了解出发,多思考一下,孩子想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告诉孩子他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影响,而不是“你不要玩了,快点xxx!” 角色互换,如果你是孩子,你会开心吗?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互换角色,体验被过度批评或是过度表扬的感觉,也可以回顾一下自己被他人批评的经历,例如儿时被父母唠叨、工作中被领导批评等,这些方式都可以让父母更加深刻地体验一把孩子的感受,了解后才有理解,理解产生改变的动力。 在教育孩子时学会适当的变换方式:可以和孩子沟通,共同制作提示文字、图画、表格,或约定非语言动作(眼神、拍肩)等方式代替语言上的“不厌其烦”。 无论批评还是表扬,在教育方面都应注意“度”。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 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分寸”、“尺度”,多去倾听、多去沟通,学会与孩子间建立信任,让孩子愿意对你敞开心扉。 只有这样才能恰到好处,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超限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