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元宵节|月儿又上柳梢头,可有人与你相约黄昏后?

(原创散文)元宵节|月儿又上柳梢头,可有人与你相约黄昏后?

2017-02-11    14'31''

主播: 雁来花开

40 1

介绍:
(原创散文)元宵节|月儿又上柳梢头,可有人与你相约黄昏后? 作者:雁来花开 配乐:乱红|陈悦 人约黄昏后|敬善瑗 “正月十五灯正新,满城灯火白如银。”又是一年元宵佳节,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当我们凝视这样温柔的迷醉的夜晚,万千灯火中,是否有一盏会为你点亮,是否有一人会为你守候呢? 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百姓喜爱的节日,尤其最受妇女的欢迎。这是因为在封建社会,平常女子“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灯会,才被允许结伴出门看灯赏玩。 元宵夜,士女纵赏、邂逅,眼波流转中,会发生多少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正是青年男女结交定情的良宵。这也注定了元宵节是一个诗情的节日,一个与爱情有关的中国情人节。 爱情故事,始于相遇。而邂逅相遇的场景,最为著名的当属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众里寻他,花好月圆。此刻,我不经意地一回眸,你就在灯火最寥落的地方静静地等侯着我。而我,只要找到你,陪你一起去看,这一生最绚烂的烟火。 假若寻不到自己心爱的人,那么整个元宵佳节将黯然失色,所有的热闹只会让人倍感失落倍感孤单。只有与望眼欲穿的“那人”相见,才会真正享受节日带来的双倍的欣狂。 王国维《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的境界为第三即最高境界:毕生执著以求的事情,在不知不觉之间,得到了最后成功的境界。 幸福有很多种,而我眼中的幸福有一种是为你千千万万遍,即使寻遍天涯海角,如果最后是你,晚点也无所谓,因为有爱做补偿。 相遇之后,便是相知、相恋、幽会、离别,演绎成风格迥异、结局不同的爱情故事。元宵幽会最为著名的是这首《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历来有争议。 有说此词为宋代才女朱淑真所做,朱淑真的才气上苍都嫉妒,所以她才遇人不淑,因与丈夫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 朱淑真的故事令人感伤,在元宵节如果写这样的一首词,也许是想念中的温暖吧,即使昔日有如此温暖,今日都已远去,这是怎样的悲凉!更何况可能连这样的温暖都是臆想出来的。 此词或有云是欧阳修作的。这年的元宵节,满城张灯结彩,华丽璀璨。而此时的欧阳修形单影只,心情苦闷,不禁想起了去年元宵夜,黄昏之后,月上树梢,与知书达理,贤淑端庄的爱妻杨氏相依相伴,款款柔情,爱意绵绵,而如今她已撒手而去。 思妻之情油然而发,于是挥毫写下了这首传唱至今的名篇《生查子·元夕》。 这首词到底出自谁手,已不重要了。世间总有太多的伤感和遗憾。世事在变,沧海桑田。昔人已不见,此地空余断肠人。便纵有柔情万种,更与何人说? 同一片天空,同一个月光下,有人蓦然回首邂逅意中人,有人执手诉衷肠,有人空劳牵挂,也有人一种相思,两处沉吟各自知。 宋代词人姜夔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虽往事已矣,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人事变幻的沧桑,并没有改变对昔日情侣的深深眷恋。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你我多年未见,相距遥遥,可年年岁岁的团圆夜,我们仍在思念彼此,这种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可相见只能期于梦中,其情何堪? 元宵三五夜,天上月儿圆,地上人团圆,破镜亦重圆。南陈昌乐公主与丈夫徐德言打破一面铜镜,各执一半,作为以后相见的凭证。并约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卖镜于市,以探对方消息。 隋灭南陈后,昌乐公主入杨素府做妾,次年元宵节徐德言果真在街市上看到一个老头在叫卖半片铜镜,价钱昂贵,无人问津。徐德言在破镜上题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杨素得知,成人之美,昌乐夫妻终于团圆。 元宵节的灯火,成为爱情故事发生的盛大背景,几千年来,无论是甜蜜,还是思念,又或是离愁,亦或是团圆,每一种关于爱情的心境,在今夜都变得如此美丽动人。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情人节!今夜,愿人月两团圆!今夜,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满城烟花绽放今宵繁华,灯火通明尽情狂欢,年的喜庆气氛延续到今天。让我们诚心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生活就像天上的月亮,圆满美好,新一年的每一天都如同这个夜晚一样光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