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极致,必得雌雄同体

活到极致,必得雌雄同体

2017-02-20    14'42''

主播: 雁来花开

42 1

介绍:
活到极致,必得雌雄同体 作者:陈渔樵 不钦羡于关西大汉,挥掷铜板铁琶,高唱“大江东去”;不沉醉于妙龄少女,执红牙板,浅吟“杨柳岸,晓风残月”。前者过于剽悍迅猛,后者过分软弱媚态。前者缺少一丝柔情,后者差了一点骨气。吾以为最完满的状态是“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当然,我的意思并非说你必须是个双性人,或者人妖,抑或变个性。我口中的“雌雄同体”指向的是心理,绝非生理。你是男人,就是男人。你是女人,就是女人。只有一个性器官,明确的第二性征。在心理上,男人要带有部分女性的性格特质,而女人,要具备一些男性的性格特质。如此,一个人必将丰富充盈,趋于完美,走向极致。 男人和女人鱼水之欢时,才真正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柏拉图在他的《会饮篇》里说道:”每个人都只是半个人,我们穷尽一生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少数人找到了那个人,那个唯一契合自己身体和灵魂的人,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寻觅不见,有的随便拉来一个人,匆匆上床,了此一生。有的枯坐生命的禅,在等待中身与心一齐化为灰烬。一个十足的男人,或者一个十足的女人,唯有高潮才可能达到极致,然而“凹”与“凸”严丝合缝的结合也仅仅是生理上的统一,并不比动物性高明多少,可我们是人呀。 其实你完全可以凭一己之力到达生命的高潮,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不必疲于奔波,找寻不到之时,可以安静的坐下来,修炼修炼自己。条件是:你的生理和心理阴阳互补,活成雌雄同体。 千年前的汴京城夜了,一道城门缓缓打开,如银月色从荒野倾泻而入。一个落寞诗人踏马缓辔行来。那时的大宋,不惊不扰,兀自起弦风雅,歌舞升平。兰灯寻河水而下,酒旌迎风摇晃,可谓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诗人经过了此前自己最喜爱的流连之地——青楼聚集地平康坊,情不自禁勒勒缰绳,任青马花间悠悠走,这个时候他听见从高楼上传来的歌声:“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他笑了,这是他的词。是那位浪荡的呼号着“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风流才子柳三变。 一个仕途跌宕,才气冲天的男人,在花间巷陌出入了一辈子,用最纤细敏感的女人之心吐出首首长篇短章,做妓女的情人,做妓女的知心人。管它宦海蹉跎,只要浮花浪蕊的过一生。他走了,白衣卿相的翩然形象遁入历史的天空。男儿身,女儿心,成就了极致的柳词。那些年的清科状元是谁?谁知道呢?我们只记住了柳永。 他是当年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身材俊朗,容颜秀美,气质儒雅,自成一股风流之态,青衣一挥,媚态丛生,倾国倾城。那双轻轻翘起的兰花指,令女人嫉妒,令男人动心。他就是著名的戏曲艺术家,梅兰芳。关于他的那双纤纤手,曾经有评论称:“有此双手,其余女人的手尽可剁去”,可见其绝世之风韵。 他演的女旦,活脱脱一妙龄女子,俏生生地站在那里,姿态曼妙无比,神态惟妙惟肖,绣口微呷,红唇皓齿。长袖飞出,犹如翩跹的飞天,眉头紧蹙,好似反弹琵琶的歌女。梅兰芳先生,在舞台下,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美男子,在舞台上,又成了婉若天仙的俏佳人。他的艺术到了极致,他的人也是。 她曾经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无情批斗,关押在牛棚,每日写检查,被强迫剃了个阴阳头,推到台子上受尽侮辱,然而她坚强的活了下来,硬是活到了105岁。她就是被称为“最才的女,最贤的妻”的杨绛先生。平素几乎没有人会在茶余饭后聊起这样一个女子,她过分的低调,朴实。然而今年的5月底,杨先生的离去轰动中国,这时候我们才呜呼悲哉:大师已去,世间再无大师。她不喧哗,自有声。 文革期间,多少人选择了赴死,因为那般的苦痛难以承受。在我看来,苦痛是借口,自身的弱小才是事实。多少男人自戕,而她一个女人从从容容的活下来。在杨先生身上我总能看到男人的气质。她不像大多数女人那样,脆弱,矫情。她有着男人宽广的心胸,有着男人的洒脱不羁,心中有男子格局,有大气象。 曾经有个编辑向杨先生推荐晚生周国平的书,杨先生说写的不错,可以尝试写写小说。但后来编辑请求杨先生为其新书作序,杨先生则直接拒绝:他的婚姻观,我不同意。后周国平谈起此事也不禁感慨,有此真性情者少矣。这就是杨绛先生——”最美人瑞“。守着”我们仨“的温情,在淡定与从容中,静看世事,笑对人生,她活到了极致。 中国民间向来有着“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缘何?男人性格往往暴躁鲁莽,观音菩萨虽本无性别,然而因为他的普度众生慈悲为怀,汉传佛教中常常以女性形象视之。之所以男人要戴观音,是希望男人能多些柔软和细腻。女人则爱斤斤计较、小心眼、善妒。佛在这里指的不是现世佛释迦牟尼,而是未来佛——弥勒佛。大肚弥勒佛笑口常开,能容世人难容之事。之所以女人要戴弥勒,是祈愿女人们能心胸开阔些。 大家肯定观察过阴阳八卦图,黑与白迂回环绕成圈,那是中国人心中的天地宇宙。宋代周敦颐也曾提出“二气交感,化生万物”的观点。老子的道作为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哲学思想,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平衡、和谐、规律的重要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老子认为,一物先天地生,阴阳调和,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强名为道。 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遥远东方的这一哲学思考无形中与西方柏拉图提出的“人有三性,既男又女的人,其体力和精力非常强壮,因此常有非分之想——竟要与神灵比高低”的观点遥相呼应。 男人,女人。灵魂皆残缺不全,都固守着性别的某部分劣根性,唯有做到若阴若阳,方可抵死顽抗。十年漫长的打坐,为的就是修炼一具亦男亦女的魂魄。一个趋于完美的人,一个活到极致的人,必得雌雄同体。
上一期: 公输
下一期: 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