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美的最高境界
黑为墨,白为纸,
三笔两画,神韵皆出,
这就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留白。
水墨留白,虚实相生,
惜墨如金,计白当黑。
寥寥数笔丹青,
于方寸之地勾勒天地,
于无画处凝眸成妙境。
一幅画的留白,
可以看出主人胸中的丘壑,
也可以看出作品境界的高下。
观齐白石的虾,
便能感受到水的清澈。
赏徐悲鸿的马,
便能体味到风的速度。
再看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
一只小舟,一个垂钓的渔翁,
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
吴作人的《池趣图》,
河水涟漪、清澈见底之态尽在其中,
三尾金鱼畅游水中,惟妙惟肖。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一纸之上,轻重浓淡,疏密有致,
于黑白辉映间顿生美感。
无,即是有,
空,即是色 。
留白不空,留白不白,
以无胜有,以少胜多。
这就是留白的真正意境所在。
插花中,一枝一叶,
处处应运而生,错落有致,
有着中国画留白和线描之趣味,
意境呼之欲出,点缀了整个房间。
在青花瓷上,绘以图案,
青花与留白处对比强烈,
通体以极大的留白空间,
来映衬青花,自然灵动。
留白,极致的静,
空旷,无言的美,
那一点白,留的恰到好处,
令人无比神往,翩翩遐思。
留白,是一种天马行空的游弋;
留白,是一种鲲鹏展翅的淋漓;
留白,是一种空谷幽兰的禅心;
留白,是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至高境界。
于无画处观景,于无字处看书,
于无声处听音,于无心处参禅。
留白,是一种处处可见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