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微子篇第十八 第1--5章解说.评析.诵读

《论语》微子篇第十八 第1--5章解说.评析.诵读

2022-01-22    10'40''

主播: 雁来花开

266 4

介绍:
本篇共计1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一篇中有如下内容: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孔子弟子与老农谈孔子、孔子关于塑造独立人格的思想等。 【原文】 18·1 微子(1)去之,箕子(2)为之奴,比干(3)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注释】 微子:殷纣王的同母兄长,见纣王无道,劝他不听,遂离开纣王。 (2)箕子:箕,音jī。殷纣王的叔父。他去劝纣王,见王不听,便披发装疯,被降为奴隶。 (3)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屡次强谏,激怒纣王而被杀。 【译文】 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做了纣王的奴隶,比干被杀死了。孔子说:“这是殷朝的三位仁人啊!” 【原文】 18·2 柳下惠为士师(1),三黜(2)。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注释】 (1)士师:典狱官,掌管刑狱。 (2)黜:罢免不用。 【译文】 柳下惠当典狱官,三次被罢免。有人说:“你不可以离开鲁国吗?”柳下惠说:“按正道事奉君主,到哪里不会被多次罢官呢?如果不按正道事奉君主,为什么一定要离开本国呢?” 【原文】 18·3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译文】 齐景公讲到对待孔子的礼节时说:“像鲁君对待季氏那样,我做不到,我用介于季氏孟氏之间的待遇对待他。”又说:“我老了,不能用了。”孔子离开了齐国。 【评析】 前面在《论语·颜渊》中学过,齐景公曾问政于孔子。齐景公知道孔子是个大才,想任用他治理齐国,还想封地给他。齐景公和群臣商量给孔子什么待遇时,以鲁国的三卿来做参照。鲁国三卿,季氏是上卿,最尊贵,鲁君对他礼遇最隆重。孟氏是下卿,也是重臣。齐景公说,像鲁君对待季氏那样对待他,我做不到,按孟氏的待遇又不够重视,就在季孟之间吧! 但是齐景公任用孔子的想法,遭到了齐国大夫们的强烈反对,包括齐国名臣晏婴,都明确对孔子表示否定。为什么呢? 根据《史记》记载,孔子在齐国期间,齐景公先后两次向他征询为政策略,他提出的具体建议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政在节财”。 孔子提出君臣父子各循其名、各安其分的“正名”主张确实是判断精准,切中时弊。齐景公非常认同和赞赏,他连称“善哉”,并打算重用孔子,“以季、孟之间待之”。 然而,孔子的“正名”主张却受到晏婴等人的强烈反对,齐景公也就动摇了,不得不弃用孔子。 孔子当然也清楚齐国当下的政局和形势,这是他第一次在国外被拒绝的经历。此时孔子尚不到四十岁,正年富力强、信心满满。天下之大,还怕没有我的容身之所?于是干脆利落地走了。 s 【原文】 18·4 齐人归(1)女乐,季桓子(2)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注释】 (1)归:同“馈”,赠送。 (2)季桓子:鲁国宰相季孙斯。 【译文】 齐国人赠送了一些歌女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孔子于是离开了。 【评析】 据史料记载,孔子在五十六岁时,参预国政三个月,鲁国被治理得井井有条,以至于路不拾遗,吏治一新。齐国听说后,担心长此以往,鲁国会称霸吞并齐国,使用美人之计,阻挠鲁国大治。结果当时的上卿季恒子上当,应该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迫使孔子离开鲁国。 理解本章,如果只理解成因为齐国的美人计成功,就把孔子逼跑,就有点简单了。真实的原因应该更复杂,以孔子之智慧,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只是史记语焉不详,也不好妄加推测,齐国的美人计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总之,本章记录了作为圣者的孔子,虽然短时间在鲁国一展抱负,最后远走他乡,开始他颠沛流离的周游列国之路。 【原文】 18·5 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注释】 (1)楚狂接舆:一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 【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运怎么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执政者危乎其危!”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1] 【评析】 这一章记录孔子与楚国狂士相遇的场面,成功地塑造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是接舆,一位隐居避世、苟全性命于乱世的隐士;一个是孔子,一位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接舆虽隐居避世,却未能忘情,他唱的歌有非常严肃、深刻的内容。将孔子比作凤凰,充分肯定了孔子的品德,并有善意规劝的意味。“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两句,更是成了后世的名言。孔子并非不理解接舆的规劝,但他采取积极有为的 入世态度,本“欲与之言”,准备倾心交谈,但接舆避开了。接舆那种自由自在,来去无踪的闲澹随意反衬了孔子疲于奔命,急欲救世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