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25
召南第14篇也是最后一篇
驺虞
佚名〔先秦〕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
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
疑难字注音版
驺(zōu)虞(yú)
佚名〔先秦〕
彼茁(zhuó)者葭(jiā),壹(yī)发五豝(bā),于(xū)嗟乎驺(zōu)虞(yú)!
彼茁(zhuó)者蓬(péng),壹(yī)发五豵(zōng),于(xū)嗟乎驺(zōu)虞(y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繁茂的芦苇丛,赶出一群母野猪。哎呀真是天子的好兽官!
从繁茂的蓬草丛,赶出一窝小野猪。哎呀真是天子的好兽官!
注释
驺(zōu)虞(yú):一说猎人,一说义兽,一说古代管理鸟兽的官。
茁(zhuó):草木茂盛貌。葭(jiā):初生的芦苇。
壹:发语词。一说同“一”,射满十二箭为一发。发:发矢。一说“驱赶”。五:虚数,表示数目多。豝(bā):母猪(此处因文意应为雌野猪)。
于(xū)嗟乎:感叹词,表示惊异、赞美。于,通“吁”,叹词,表示赞叹或悲叹。
蓬(péng):草名。即蓬草,又称蓬蒿。
豵(zōng):小猪。一岁曰豵(此处因文意应为一岁的小野猪)。
【赏析】
这首诗称赞官家的猎人技艺高超,作者大概是文士一类的人,也可能是农夫为除去害田稼的野猪而称赞猎人。诗虽简单,但有鲜明的画面:春天山泽茁生茂盛的芦苇和蓬蒿,猎人猎获的野猪横放在草野上。虽未着笔猎人,然而那粗犷的猎人已呼之欲出了。
“葭”为芦苇,“蓬”为蓬蒿,“豝”为母猪,“豵”为小猪,整首诗描写猎人就地取材,用身旁的芦苇杆制作箭矢,一箭就射到了五只母猪。到了辽阔的大草原上,猎人用蓬蒿杆制作箭矢,一箭射到五只小猪。夸张的笔墨和描写,刻画出猎人技艺的高超。这样一来,这首诗就展现出一幅风光迤逦的高手猎人狩猎图,从诗意的贯通来看,本诗的实质的确应是赞美猎人之作。
诗中“彼茁者葭”,开篇就点明了田猎的背景和地点,春和景明,风和日丽。丝丝凉风吹拂着万物,树木成荫,野母猪藏在密密麻麻的芦苇之中,如此隐秘,聪明老练的猎人却能够“壹发五豝”。
打猎也要经常换地点,猎人来到了长满蓬蒿的原野,一望无垠的原野上,草浅兽肥,只见他“壹发五豵”,轻松地捕获了这些小猪。地点、环境不同,相同的是猎人高超的射猎水平和技巧。
整首诗内容简单,形式短小。诗人简单几笔就勾勒出生动形象的捕猎场面,且用语通俗易懂,明白晓畅。
解读这首诗的关键之处在于对“发”字的理解,“发”在这里不取发达,发射之意,而取发育、生长的意思。此处有隐喻暗示之意。诗中关于草肥兽美、一派祥和的小农风光的描写,体现出周文王统治时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驺虞》表现出古代先民拙朴无华的愿望:对美好生活的真切向往。老百姓希望国家有一位英明的君主,在他的治理下国泰民安,人民安乐,天地回春。人们按照季节播种粮食,庄稼收完,拿起弓箭到原野上打猎,过着这样一种安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