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63·卫风9·有狐

诗经63·卫风9·有狐

2022-09-20    05'50''

主播: 雁来花开

48 2

介绍:
诗经63 卫风9 ◎有狐◎ 佚名 〔先秦〕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有狐◎疑难字注音版 佚名(先秦) 有狐绥(suí)绥(suí),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cháng)。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狐狸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石桥上。我的心里真忧愁,你的身上没衣裳。 狐狸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浅滩上。我的心里真忧愁,你没腰带不像样。 狐狸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河岸旁。我的心里真忧愁,你没衣服我心伤。 【注释】 狐:狐狸。一说狐喻男性。 绥(suí)绥:慢走貌。朱熹《诗集传》训为独行求匹貌。 淇:卫国水名。淇水在今河南浚县东北。梁:河梁。河中垒石而成,可以过人,可用于拦鱼。 之子:这个人,那个人。裳(cháng):下身的衣服。上曰衣,下曰裳。 厉:水深及腰,可以涉过之处。一说通“濑”,指水边沙滩。 带:束衣的带子。实指衣服。 侧:水边。 服:衣服。 【赏析】 这是一首情诗。有人把它理解为妻子担忧在外的丈夫没有御寒衣物的诗,则诗以主人公看见有狐开篇,以狐之绥绥,来比久役于外的丈夫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貌。只见有一只身材单薄的狐狸,狐独地散漫地出没在淇河水落石出的地方。这应该是一幅冷清的秋天的景象,淇水河边,水落石出,狐狸身单影只地行走在石梁上。见此情景,女主人公心里对丈夫的担忧油然而生,他想到那久役于外的丈夫还没有御寒的下裳。 全诗一唱三叹,每章只更换两个字,反复强化,深入地表达担忧之情。狐狸走在水浅的地方,湿了腿脚,由此想到自己男人还没有束紧衣裤的带子呢。狐狸走在河的岸边,完全没有弄湿身上,她就想到丈夫还没有成身的衣服呢。随着视线所及,看到狐狸从水落石出的地方,一步步走到岸上来,她就想到丈夫该穿什么衣物,真可谓知冷知热。从这个角度上说,此诗是贤妇人惦念远方丈夫冷暖的佳作。 也有人把此诗解为寡妇表白有心求偶之情,也可通。狐为妖媚之兽,诗人称此妇为“狐”,看来此妇也颇有风姿,诗人以诗揭露其心事,比之为狐、以物喻人,别饶风致。全诗三章,皆用比意。 首章言“有狐绥绥,在彼淇梁”,梁为石不沾水之处,在梁则可以穿好下裳,所以这多情的寡妇,以有狐求偶,对其所怜惜的鳏夫,表白自我的爱心说:“我心里所忧愁的,是那人还无以为裳,若是他娶了我他就可以不愁没有衣裳了。” 次章言“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厉”为深水可涉之处。《邶风·匏有苦叶》诗云:“深则厉,浅则揭”,涉过深水。需要有衣带束衣。此妇担心的,是心上所爱慕的那人还没有衣带。她想:“若是我嫁给他,我可以替他结成衣带他就不愁涉过深水时没有衣带了。” 三章言此狐“在彼淇侧”,既然已在淇侧,可见已经渡过淇水,可以穿好衣服了。可是她担心那个人,还无以为服,她心想:“若是我和他结为婚姻,那么,那人就不愁没有衣服了。” 这三章诗充分而细致地表露了这位年青寡妇的真挚爱心,即事抒怀,不作内心的掩蔽,大胆吐露真情,自是难得的佳作。在旧时代,遭逢丧乱,怨女旷夫,在各自失去配偶之后,想重建家庭,享受室家之爱,这是人生起码的要求,自然是无可非议的。这首诗,表白了寡妇有心求偶之情,在《国风》中是一首独特的爱情诗。至于此妇所爱慕的对方,是否已经觉察到她的爱心,以及如何作相应的表态,那是另外的事了。 有些东西越是简单平常,越是弥足珍贵。《有狐》一诗三叹其“忧”,忧心上人的冷暖,怕他没法添衣御寒。这是多么普通,多么质朴的关爱。狐徘徊独自行走的情景一再重复,这其实是女子那颗放心不下的心。淇水渐渐平息,但平息不了女子思念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