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86·郑风12·狡童

诗经86·郑风12·狡童

2022-10-05    06'11''

主播: 雁来花开

228 1

介绍:
诗经86 郑风12 ◎狡 童◎ 佚名 〔先秦〕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狡 童◎疑难字注音版 佚名 〔先秦〕 彼狡jiǎo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jiǎo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那个美貌少年,为何不和我说话?都是因你的缘故,使我饭也吃不下。 那个美貌少年,为何不与我共餐?都是因你的缘故,使我觉也睡不安。 注释 狡童:美貌少年。狡,同“姣”,美好。一说为狡猾,如口语说“滑头”之类,是戏谑之语。 彼:那。 维:为,因为。 不能餐:饭吃不香,吃不下。 食:一起吃饭。 息:安稳入睡。 【赏析】 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说:爱情对于男子只是生活中的一段插曲,而对于女人则是生命的全部。确实,一个姑娘生活中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反复证实小伙子的爱情是执着专一,永恒不变的。因而,恋爱中的姑娘永远没有精神的安宁。对方一个异常的表情,会激起她心中的波澜;对方一个失爱的举动,更会使她痛苦无比,寝食难安。《郑风·狡童》中的这位女子就是如此,或许是一次口角,或许是一个误会,小伙子两个失爱的举动,她竟为之寝食不安,直言痛呼。 首先,诗的两章通过循序渐进的结构方式,有层次地表现了这对恋人之间已经出现的疏离过程。第一章曰:“不与我言”,第二章承之曰:“不与我食”,这不是同时并举,而是逐步发展。所谓“不与我言”,并非道途相遇,掉头不顾,而当理解为共食之时,不瞅不睬;所谓“不与我食”,是指始而为共食之时,不瞅不睬,继而至分而居之,不与共食。爱情的小舟,遇到了急风狂浪,正面临倾覆的危险。与此相应,女子失恋的痛苦也随之步步加深。共食不睬,虽一日三餐不宁而长夜同寝尚安;而分居离食,就食不甘味更寝不安席了。因此这位女子要直言呼告,痛诉怨恨。 其次,诗篇通过直言痛呼的人物语言,刻画了一个初遭失恋而情感缠绵,对恋人仍一往情深的女子形象。《诗经》中刻划了许多遭遇情变的形象,情变程度有别,痛苦感受不同。《郑风·狡童》中的女子面临失恋的情况,听她的呼告,能感觉在怨恨与焦虑中,仍对恋人充满了渴望与深情。“狡童”的“狡”,一说通姣”,亦即强壮俊美之意;如此理解,“彼狡童兮”,亦即“那个强壮漂亮的小伙子啊”。这就是骂中有爱,恨中带恋了。所谓“若忿,若憾,若谑,若真,情之至也”(陈继揆《读风臆补》)。而两章的后两句“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则由前两句第三人称的“彼”,转变为第二人称的直面式的呼告了,从而把对“狡童”的恋慕期待之情表现得缠绵难割。 古老的《诗经》,传达的是古今相通之情,只因语言简奥,才会艰深难解。《郑风·狡童》则不然,不仅女子的感情哀伤动人,女子的呼告也是明白如话,句句入耳。 《诗经》中表达爱情的诗篇数不胜数,无论是《氓》中性格刚强的女子对丈夫的痛诉,还是《将仲子》中相会时又怕别人说闲话的羞怯,同一个主题有时会在许多篇章中都有体现,而这篇《狡童》则开创了一个新的主题,即青年男女闹矛盾时的心理描写。 爱里有幸福和甜蜜、有关心和惦念、有生气和暴怒、也有相守和背叛。纵然时间在变、环境在变、地点在变、服饰在变、语言在变,不变的是这爱的意义。从两千多年前的先秦到今天,爱的内容依然是那样隽永。聪明的男人永远不会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像《狡童》里的女子那样食难下咽,夜不能寐,他会在适当的时机伸开忍让的双臂。阴雨的日子谁都会有,谁敢保证自己的天空永远万里无云?爱情就是这样,似惊而喜、似喜而悲。有矛盾的时候两个人静下来好好谈一谈,没有什么是解不开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