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语言
张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主人公是位普通的母亲。
母亲是家长,自然就会有家长会。
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儿子还在幼儿园。
幼儿园阿姨告诉她:“您孩子有时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清,一般小朋友都能做得到,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母亲强抑着满腔的心酸,告别了老师。
到了家,面对孩子无邪的笑脸,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与别的小朋友就是不一样,全班只有宝宝最特别了。”
那天晚上,儿子兴奋得睡不着觉。
母亲第二次参加家长会,儿子小学三年级。
家长会上,班主任说:“这次考试,你儿子语文全班倒数第三,数学倒数第一,也不爱和其他同学交朋友,你们最好带他看看心理医生。”
班主任的话像一把无形的利剑,击溃了母亲矜持的自尊。走出教室,她流泪了。
儿子从母亲脸上预感到山雨欲来,躲在自己的书屋一声不吭。
母亲敲开了门,缓缓走进,静静地告诉儿子:“老师说你的语文成绩比数学好,而且善于思考,再努力一下,进步一定比其他同学快。”
儿子暗淡的眼神顿时灿烂起来,原本沮丧的脸上又充满了阳光。
母亲第三次参加家长会,儿子上初中二年级。
她忐忑地坐在儿子的座位上,心里害怕听到老师告诉她一些令她在众多母亲前羞愧的话。这种不安一直持续到家长会结束,她便惴惴然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你孩子吧,一般。”
母亲心中燃起了星星之火,照着回家的步伐在漆黑的夜声声叮咚。
一开门,未及儿子发问,她便告诉儿子:“老师对你各方面都没意见,他们说只要你再上上心,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母亲的第四次家长会,儿子已经是高中的学生了。这次母亲没能到家长会现场。
老师和家长代表在母亲的病床边,轻声地告诉她:“您孩子已经是我校的尖子生了,我们都相信他能考上重点大学。”
母亲双眼泪湿。
儿子回家后,母亲示意他拿出纸笔,写道:“老师已来过,努力不够,上大学还有距离。”
儿子暗暗地攥紧了青春的拳头。
五个月后,儿子将国内一重点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放在了母亲面前。
望着母亲面如止水的表情,儿子的泪水一滴滴地达湿了母亲的遗像。。。。。。
故事讲完,大家都为这位母亲的语言而感动。
老张这时又告诉大家,这位母亲的儿子天生双耳失聪。
播出的故事文字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影响青少年一生的故事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