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多读书?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2018-03-23
买菜可能不需要你数学多好,但学好数学可以让你选择在哪买菜。
后台有一位书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她和男友从小就认识,属于青梅竹马的那种。高中不顾双方家长反对,两人早恋。
高考过后,女生如愿以偿考进一所985院校,男生从小不爱读书,成绩差,贪玩儿,最后留在离家不远的专科学校。
异地恋谈得很辛苦,但女生从没有想过分手。
大四毕业后,女生想继续考研,没想到男友这时候吵着要分手。
原因很扯淡,男方觉得女人不用读那么多书,毕业以后就该回家结婚生子,还常常讽刺她是“书呆子”、“读书读傻了”。
7年感情,两人和平分手。分手后,男方在朋友圈里,四处散播称,她嫌贫爱富,看不起自己的学历。
女生给我留言说:“每次想要跟他分享一本书、一个观点、一部电影,他总是一头雾水,什么都不知道。认识这么多年,我们从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谈。”
我很懂这个读者分手的“点”:读书无用论这种话,自谦说说就算了,谁当真谁就输了。
身边有一个优秀女性,传闻中的第三类人,女博士,她就特别讨厌别人说,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多赚点钱。
她算得上是“读书多”的那种人,可是,半年前聊天,这位准妈妈自爆自己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烦恼:没时间读书。
她从事的行业,朝九晚五从不加班,怎么可能没时间?
“时间都被打碎了,刚准备拿起书来看,孩子就哭闹。把娃哄好了,老公又回家了,两人唠一会家常,又该进屋洗澡、洗衣、晒衣,一刻也不得闲。”
她托朋友从香港带了一本自己特想看的书,两个月过去了,竟然一半都没看完。女博士很苦恼,从学校出来以后,自己就没怎么完整读几本书,该怎么办?
我只说了两个字:听书,一种能够有效汲取知识的阅读方式。
为什么听书比看书更容易坚持?
这么说你就懂了:
身边使用微信的人当中,超过一半每天都会打开微信30次以上。
原因是,当有人在微信上给自己点赞时,大脑中会产生一种即时的兴奋物质,使得我们离不开手机,每隔几分钟就想再刷一次。
听书也是如此,比起阅读一整本书需要的时间,20分钟的听书内容能够让人产生一种爽感。
开头的那位博士准妈妈,听了我的建议以后,也开始听书。再次见面时,她告诉我:
现在,她依然忙个不停,只不过早上起床刷牙洗脸,平常打扫卫生,每天帮娃做饭时,她都会戴上蓝牙耳机,把手机揣在围裙的口袋里听育儿书籍。
不知不觉中,她已经听完了20本书。
她听的都是一本书的精髓,而付出的仅仅是不到一顿饭的时间。很划算。
不过关于听书,也有人提出质疑:仅用20分钟,就把一本书的内容听完,会不会学不到原汁原味的知识?
别着急,我想讲一个故事给你听。
一年前,我碰到一个读者,准确来说,是一个叫小萌的“黑粉”:拿起书,就犯困。
大学毕业后,怀抱梦想,光荣的成为北漂一族。来了以后,她才发现,北京不是一个天上会掉馅饼的地方,工作也远没有她想象中光鲜亮丽。
频繁换工作以后,小萌觉得自己犹如行尸走肉一般:
“每周过着九九六的生活,工作以外,没时间,没目标,没毅力。”
我建议她平时多读书,增值自我。小萌翻了一个白眼说,自己从小就不是读书的那块料,看书如催眠。
于是,我把听书推荐给了她,小萌没接触过,觉得很新奇,每天上下班坐车,把听音乐改成听书,一天就听完两本书,收获几个知识点。
连她本人都没发现,她已经能把听书所汲取的知识,应用在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
后来有一次见面,这个从来不爱读书的女孩子,谈吐不俗,提到工作和生活,充满热爱,一扫以前的颓废之气。
一个几乎从来不读书的人,居然听书听得津津有味,这不是编造的鸡汤故事,而是有科学依据。
心理学家指出,人吸收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听觉型、感觉型、视觉型。大部分人都是用这三种方式来接受信息,但每个人会或多或少偏向某一种。
如果你容易被声音分神,在听人说话时能比阅读接受更多的信息,那么你的听觉型程度可能是偏高的。
小萌平时并不爱看书,她是一个典型的听觉型人。
对她来说,看书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自己也无法get到书中精髓。听书就不同,有人娓娓道来的把书中精华,在她耳边,如讲故事般说给她听。
她更喜欢这种方式。
关于听书,还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真的能够听得懂吗?
一个同事跟我说,她姥姥今年75岁高龄,出身农村,自幼家境贫寒,又经历大饥荒,日子过得很辛苦。
姥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只上过小学,早早辍学养家,如今甚至笔画复杂一点的汉字,都不一定认识。
她一直认为自己没啥文化,还常假装“一个字都不识”,不适合读书,买了也看不懂。但是她错了。
某天,同事在家打扫卫生,顺手就播放了一段听书音频,没想到,她的姥姥竟然很感兴趣,饶有志趣地同她讨论。
可以说,听书就是一个几乎零门槛的阅读方式。
当你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听书能够让你迅速地吸收他人的见解和知识,这些知识都是通过专家消化理解后二次创作而成的,直指书籍内容的核心。
坦白来讲,听书不能完全代替阅读,但是能高效替代大部分泛读。一句话提炼就是:“如果看书是吃饭,那么听书就相当于吃药。”
如果你在关键问题上和婆婆产生了争执,如果你在教育小孩时找不到方法,如果你在工作的过程中陷入了瓶颈,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不妨试试听书,你的每一个现实中的问题,都能在听书的过程中找到答案。

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焦虑:无法长期坚持阅读,该怎么办?
他们疯狂买书、参加读书会、晒读书计划,定了一个个读书闹钟……可到最后,总有主观和客观因素,导致他们没办法阅读。
前段时间有一篇文章说,一个北京就有2000多万人假装在生活,那么关于读书这件事,就更细思极恐了,大约全中国有几亿人都假装在读书。
一项数据显示,中国人人均年阅读量不超过8本,按50年来算,一个中国人一辈子看过的书不会超过400本。
这个世界节奏太快,大部分人都想通过读书快速自我成长,却因为时间不够而苦苦煎熬。
我们怎么才能卓有成效地坚持长期阅读呢?听书。
听书就像是一个引路人,在你遭遇困惑、不满、挫折、迷茫、痛苦的时候,它会是你最好的助力。
人生中,我们能控制的时间,和事情都实在太少了!但至少在听书这件事上,2018年,我们可以自己决定。
春三月,宜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