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完美,并不难
有人问我,你觉得自己完美吗?我告诉他,我觉得自己很完美。因为,完不完美,是心的感受。心快乐,人就快乐;心幸福,人就幸福。一切取决于心。
好多人觉得自己不完美、不幸福,往往是因为贪婪。比如:当他看到长得比他俊的人,就觉得自己的长相不完美;当他看到开奔驰的人,就觉得自己的破摩托不完美;当他看到省长、省委书记时,就觉得自己这个小科长不完美;当他看到别人的女朋友时,就觉得自己的孤独不完美……所有的不完美,其实都是贪欲在作怪。如果没有这些贪欲,就无所谓完美还是不完美。
要知道,好多东西都像过眼云烟,仅仅是某个瞬间、某个阶段的一种现象,很快就会消失,包括人的肉体。这时,重要的不是追求完美的外在,或者完美的生活,而是追求一种可以相对永恒的东西。当你明白这一点时,自然就会逃离贪欲,逃离贪婪的诱惑与纠缠,也就没了好多失落。那么对你来说,只要健康,就是完美的;只要明白,就是完美的;只要心灵自在,就是完美的。这时,哪怕一个人有生理缺陷——比如那些残疾人——只要他有一颗明白的心,他得到的快乐、幸福,也不会比健全者更少。因为,幸福与否,取决于心灵的感受。因此,我常说,清明于当下,触目随缘,快乐无忧。
如果你觉得不快乐,觉得世界对你的态度变了,就说明你生起了分别心,也就是诸如善恶、好坏、高低、贫富、大小之类的对立概念。执著这些概念的必然结果,就是陷入烦恼与痛苦。比如,有的人本来活得很开心,后来他发现,所有同学都有车有房,只有他带着老婆住在亲戚家里,于是变得很自卑,甚至嫉妒那些有钱的同学,变得非常痛苦。他的痛苦是别人造成的吗?不是的。令他痛苦的,是贫富的二元对立。实际上,别人有车有房是别人的事,他既不缺吃,又不少穿,还有个愿意住在他亲戚家里的老婆,有啥好痛苦的?
最矛盾的是,虽然好多人都知道,只要完善自己就能改变现状,但他们宁愿时不时发泄一下情绪,也不愿改变。有时,这是因为懒惰;有时,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但更多的时候,这源于一种对未知的恐惧。就算一种生活很糟糕,只要它还没触及底线,我们活得下去,而且活得还算轻松,偶尔可以享受一下,很多人就会选择妥协。换句话说,比起改变,他们更倾向于逃避。每个人都能找到借口和理由,但借口和理由无法解决问题。当他满足不了这种贪欲时,内心就会产生一种落差,变得非常痛苦。这种落差是什么呢?是期待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也是一切痛苦的来源。
其实,人只要知足,并且尽力做好该做的事情,就不会觉得痛苦。大部分痛苦,都是比出来的。没有比较,没有算计,没有衡量,就没有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