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小组节目系列之二:万水千山粽是情

粤语小组节目系列之二:万水千山粽是情

2016-06-05    11'54''

主播: ScalersCast

285 14

介绍:
ScalersTalk成长会播客小组出品 ScalersCast节目订阅和关注: 荔枝 FM1422804 喜马拉雅 搜索ScalersCast点击收藏 Podcast https://itun.es/cn/fop57.c 本期由成长会Amanda完成,ScalersTalk成长会粤语小组出品。 粤语区有着庞大的海外移民,广府文化也在北美洲、欧洲、澳洲、新西兰、东南亚等区域广泛流行。ScalersCast粤语系列节目以广府文化为主要内容,介绍各地饮食文化、生活习俗及语言发展。临近端午节,本期节目主要介绍广东不同地区的特色粽子以及传统民俗赛龙舟。 关注微信公众号ScalersTalk,订阅ScalersCast节目,查看和收听更多精彩文章 。 喜欢节目的朋友麻烦点赞并且关注哦~谢谢大家 原文如下: 万水千山粽是情 说到端午节,当然少不了吃粽子。其实广东的粽子和豆腐花一样,也有咸甜之分。但是我相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管是甜的还是咸的,只要好吃就可以啦。那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广东各地的特色粽子。 肇庆裹蒸粽 肇庆裹蒸粽始于秦代,因为当时的劳役繁重,农民为了方便田间劳作,就用叶子把米包起来,煮熟之后作为干粮,后来经过历代的改良就成为了今天的肇庆裹蒸粽。另外一个说法就是在元、宋时代,民间就有在春节前家家户户都包裹蒸粽送给亲朋好友的传统。传统的裹蒸粽是以糯米、绿豆、上等猪肉做为原料,用当地特有的冬叶包裹,用木柴高温煮十个小时以上。 肇庆的裹蒸粽的形状看起来好像包公的铁拳,据说包拯在古时候的端州(现肇庆)由于政绩突出而被调往京城。在赴任之际,端州的老百姓用家里的糯米、绿豆,加上猪肉,制作成一种形状像铁拳的食物,送给包拯带着在路上吃,所以肇庆裹蒸粽就像包公铁拳的形状。 道滘裹蒸粽 广东省东莞市的道滘镇是岭南闻名的粽子之乡。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道滘裹蒸粽就已经是返乡港澳乡亲的必备“手信”。道滘裹蒸粽的外形和肇庆裹蒸粽非常相似,但是它的用料更为讲究,有超过七种材料搭配而成。道滘裹蒸粽一般选用上等五花腩肉、咸蛋黄、绿豆、糯米、湘莲,加上蒜蓉、沙姜、八角、五香粉等调味品配制,再用泡软洗净的上好青竹棕叶包好,以东莞咸草来绑牢,经沸水浸泡、明火滚煮几个小时制成。道滘裹蒸粽曾经是渔民的午餐,而且粽子对于古时候在水乡道滘生活的人来说有更现实的意义。据研究东莞民俗的专家介绍,以前道滘的渔民一早就要出去划船劳作,中午没有时间回家吃饭,所以都喜欢带上用糯米做的粽子作为午餐。 中山芦蔸粽 中山芦蔸粽在广东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以广东特色的芦兜叶作为包裹材料,是广东特有的民族食品。芦蔸粽是用芦兜的叶子卷成一个筒,在里面放上糯米、红豆、绿豆、猪肉、蛋黄还有瑶柱。古时候,村民在郊野发现有很多芦兜,认为这种百合科野生植物没什么其它用途,于是就想着试用来包粽子。果然,芦兜的叶子味融于粽,别有风味,因此,慢慢就成为具有家乡特色的芦兜粽。用芦兜来包粽子,据说可持久不坏。说到中山,当地所制的碱水最佳,将稻草、勒树和一种叫苏木的心烧成灰,泡水后就成为碱水。用这种碱水炮制的碱水粽就算不放冰箱,在外面放一个月都不会坏。 一般来说粽子非甜即咸,唯一不同的就是潮汕的粽子。它一半咸,有肥猪肉和栗子等;一半甜,有豆沙。这种粽子有人称之为双拼,也有人直接称为咸甜粽。汕头妈祖宫的粽子最为著名,而潮州粽的制作也非常复杂。先用杉尾、三丫苦、五指胶焖出汁液,澄清之后,再用这种汁液泡浸糯米。制作馅料也要花很多的时间,比如香菇就要蒸几个小时,把水分全部蒸发出来,而肉就要腌制半天甚至一天。潮州粽子通常在本地已经供不应求,因此极少在潮州以外的市场出现。 作为端午节的传统活动,除了吃粽子,当然还有赛龙舟。“四月八,龙船透底挖”,随着端午节的来临,广州和其它地方也已经进入了赛龙舟的时间。 作为千年古村,车陂的龙舟景至今已有152年的历史,龙舟数量位居广州自然村之冠。拥有46条龙船的车陂村堪称广府龙舟文化的代表,“不趁车陂景,不算扒龙船”,车陂龙船多也是村落强盛的象征,它的龙舟景也和其他地方略有不同。车陂村每年会有两次龙舟盛会,一次是农历四月廿八的本村赛事,12个龙船会分别派出一条拔尖的龙船参赛,还有一次是农历五月初三的招景,届时将会有天河、海珠、越秀、番禺等将近两百条龙船汇聚车陂涌,其场面之盛大可想而知。 对于开村900多年的猎德村来说,赛龙舟是全村人最为盛大的民俗活动。猎德村赛龙舟已经有多少年的历史呢?村里的老人都已经记不清了,只是知道这是祖祖辈辈一直传下来的一项传统活动。据村民介绍,猎德村一共有16条龙舟,其中传统龙共11条,猎德一片、二片、三片分别有3条,村经济社有2条,主要用于参加大型赛事。猎德村的龙舟意味着团结一心,一鼓作气。现在,所有的龙舟都已融为一体,不再分片了。此前,猎德村一片、二片、三片因水神的信仰不同,龙舟的颜色也各不相同。随着猎德村的改造,村民全部回迁到猎德村东片,以往分片的界线也随之消失。从五月初一开始,猎德村的龙舟就开始到“兄弟村”走亲访友,如海珠区的大塘村,天河区的车陂村、棠下村等等。到了五月初五猎德村招景当日,将有120多条龙舟来到猎德村道贺。“届时,猎德村将会准备380围酒席,招待各方宾朋。 从BRT棠下村站出来,就是棠下涌。平常的棠下涌人流量不多,非常安静。但每年的端午节,这里就无比热闹。棠下龙舟景也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现在,棠下村已有16条龙舟,平常都藏在棠下河涌里面。每年龙船赛期间,活跃的有8条船。 近十几年来,棠下村也开始举办龙舟赛,邀请各兄弟村、老表村欢聚一堂,联络感情。今年,这项赛事就安排在农历四月廿八。棠下龙舟最厉害的战绩要算1992年,当时棠下村代表广州参加“泰王杯”国际龙舟邀请赛,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每年的五月初三,是棠下村‘招景’的日子,来自兄弟村的龙船 会‘扒’进棠下涌,现场十分热闹!在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棠下龙舟队也会划船到四周的兄弟村巡回拜访,“以龙会友”,增进兄弟村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