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ersTalk成长会粤语小组出品
ScalersCast节目订阅和关注:
喜马拉雅 搜索ScalersCast点击收藏
Podcast https://itun.es/cn/fop57.c
这是ScalersCast粤语节目第6期,由成长会粤语小组黄慈雅完成朗读,ScalersTalk成长会粤语小组出品。
本文是《潮汕春节习俗》。
喜欢节目的朋友麻烦点赞、订阅和关注哦~谢谢大家!
为了方便大家收听,现将普通话版本放出。
潮汕春节习俗
潮汕地区位于粤东沿海,处于广东与福建交界,三面环山,面朝大海,地域相对封闭。普宁位于粤东地区西部平原,拥有粤东最大陆路口岸,属于地级市揭阳下面的县级市。到目前为止,普宁境内已经发现了多处先秦时代的文化遗存,说明在三四千年前已有先民生存。而潮汕人最早是从中原地区迁移到广东一带,定居于海边,又因善于外出打拼及经商,现分布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据显示,潮汕本地人、全国各地嘅潮汕人同海外嘅潮汕人大概各占1800万。
正因为潮汕是一个历史远久的南部沿海”华侨之乡”,造就了潮汕独特的文化。潮汕人重视宗族血缘关系,传统家族观念非常浓厚,承担“孝养父母,供养祖先,养育后代”三大任务。因此也赋予了普宁人这样的特征和风俗习惯。
而这独特的特征和风俗习惯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我小时候非常期待除夕的来临,认为除夕就是春节的重头戏和开端,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欢乐时光,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当然连故去的老祖宗也是不能忘记的。
除夕下午,大人和小孩们都会早早洗完澡,然后张罗准备最丰盛、最富有意义的团年饭来“拜老公”(祭祀祖宗),体现的是潮汕人供养祖宗”百善孝为先”的良好品质。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接着长幼依序跪拜。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就是”吃货”最幸福的时刻啦。餐桌上一般有粿(如红桃粿、鼠壳粿等,都是用木印印成桃型,是人们以寿桃的外型表达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卷煎、果肉等潮汕美食小吃。
每年吃完年夜饭,我们整个大家族就会相聚在一起。大人们坐着,小孩排队站好,逐个依次向长辈祝福以及说自己的新年目标,说完才有红包可以拿。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深深地感受到浓厚的传统家族观念。相信在很多地方,大家都是不会这么做的,虽然一开始我也会觉得要在大人们面前说话会尴尬和紧张,但我还是很喜欢这种大家聚在一起的感觉。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是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着,俗称“压腰”,意味着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年三十晚,和全国各地一样,鞭炮声会一直在外面响起。小孩子领完红包,就会聚在一起玩”鱼虾蟹”的骰宝,金额比较小,一般一块到二十块;而大人们就会打牌,金额就相对比较大。而有些不玩游戏的人就会看看电视台的春节节目。
拜年,又称为“拜正”。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就要和家人互道”新年快乐”等吉祥话语。早饭过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但是,嫁出去的女儿在这一天不能回娘家,初一回娘家,会被以为对娘家不利。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潮汕亦称为“大柑”。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不能是奇数。入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客人临走时,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因此,民间有善谑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潮汕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侯“禁忌”特别多。比如不能说不吉利的字眼,不能打坏杯、盘、碗、碟,忌洒水、扫地、倒垃圾,这叫做“聚财”。因为潮汕人在这一天,往往将水、土视作“财气”,将垃圾、粪便视为“肥水”,洒扫、倾倒垃圾,唯恐把“财气”扫走、倒掉。这一天也忌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这一天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饮食方面,这一天严禁吃药,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初一早饭忌吃荤,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会准备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每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年三十已经给过压岁钱,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歌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正月初四是 “迎神”的日子。原来,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在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正月初四这天,再回到下界来继续监督人们,于是家家户户便在初四迎接神的光临。焚香上礼毕,便燃放爆竹,这时神灵全部各就各位了。
传说中正月初七是始祖“人”的生日,又称“人日”。潮汕地区每家每户都要在这一天制作用七种蔬菜组合而成的“七样菜”。七种蔬菜也是各有寓意,按潮汕话的谐音来说,白萝卜为“菜头”,取其“彩头”之意,韭菜取其“长长久久”,春菜取其“万物回春”,葱取其“聪明”的意思,芹菜的谐音为“勤快”,厚合、大蒜取其“诸事合算”之意。而且,过年期间吃惯了大鱼大肉,在正月初七这天吃一顿健康营养的“七样菜”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正月这几天里各乡里还有普宁英歌舞看。人们认为跳英歌能把妖魔鬼怪、歪风邪气驱赶净尽,以正压邪,确保平安。英歌舞往往又和宗族联系在一起,在普宁的乡村中,宗族组织比较单一,人们基本上是同祖同宗,同一姓氏,英歌舞也是一种不同宗族群体的竞争。记得小时候每次听到外面有人跳英歌,就会忍不住想看,也会踩着单车跟着他们,看他们表演。
另外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营老爷”。“营老爷”是一个汉族民俗祭祀活动,在白天或晚上进行,村里的青壮年会抬着八抬大轿,抬着老爷走遍村里的大路和小巷,游行队伍庞大,队伍包括标手(扛标旗),牌手(举牌),轿夫,乐手组成。“营老爷”是用于祈求风调雨顺,全村平安。“营老爷”时村民可以用手摸一下老爷,相传可以带来好运气并且保一年平安。
以上所介绍的春节习俗,无论是美食,祭祀活动,还是人情间交往,都体现着潮汕人的家族观念深深根植在他们心里,一代一代着传承着。坚守乡土也好,四海为家也好,都永远记住身为潮汕人,要念本,不忘根,不忘家族,铭记自己是华夏儿女,潮汕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