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话说:药补不如食补。药和食物的区别是什么? 古代的药都叫做“毒”,毒本身是草的意思。民间有句话说:是药三分毒。在这里,毒指的是药的偏性。食物和药相比,食物我们用的是它的平和之气,而对药用的是它的偏性。 中药的偏性是什么?就是它独特的气、味和归经。比如说菊花茶,它生长在秋冬季节,它的气是秋天和冬天的收敛收藏之气,所以他补的是肺和肾。 药用来干什么呢?大家记住一个原则:药补不如食补。当人体得病以后,人体的气血供应不足,药是用来临时赈灾的,但不可以天天吃。俗话说“救急不救贫”,生病了,药可以临时帮你一把,解决阴阳偏盛或者偏虚的问题。但如果元气伤了,没了,那人参堆着也没有用了。 没有一味药是可以补元气的,只有天天吃食物才可以补元气。身体健康的基础,需要依靠每天的科学进餐,常灸保健养生穴位补足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