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为什么爱上网

我的孩子为什么爱上网

2017-03-13    14'09''

主播: 独孤有容

46 1

介绍:
我的孩子为什么爱上网 这几天,接到了很多家长来的电话,都是咨询自己的孩子因为上网而耽误了学业。我很理解家长对孩子的未来的担心,所以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网络对于青少年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现如今,网络可以说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工作需要它、学习需要它、娱乐也需要它。我们出门购物的时候可以用网银支付,手机一刷就支付完成。我们出行订机票火车票或者订酒店,打开网络轻松一点就订好了。远方的好友很久不见了,打开微信、QQ视频聊天,哪怕在国外也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联系到。网络的便捷性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当我们的孩子因为种种原因沉迷其中的时候,家长们着急了,尝试了各种办法,比如把家里的网断掉,家长自己也不用了;控制孩子的经济来源,不给他有余钱去网吧上网;没收孩子的手机,阻止他用手机上网。办法想了很多,也用了很多,但是孩子始终离不开网络。 于是有的家长再没有办法了,选择了最后的一条路:各种戒网瘾学校。但是戒网瘾学校真的有效果吗?各种媒体报道的戒网瘾学校中的暴力相向还少吗?有媒体报道,在戒网瘾学校中,教官会对学生实施军事化管理,教学方式一般运用公开而严厉的体罚、限制人身自由、超负荷的体能训练等等。通过这种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与现实世界的隔离,虽然能够让青少年在物理上暂时远离网络,远离网络游戏。但是当孩子们离开戒网瘾学校,回到原来的环境中呢?孩子们甚至变本加厉的沉迷于网络之中。 孩子们到底怎么了?事实上,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相当一部分是沉迷于网络游戏,也有些是聊天、看小说、看视频等。在这里,我以网络游戏为例,看看为什么有些孩子更容易沉迷其中,而有些孩子会有比较好的免疫力。影响青少年沉迷网游的因素有很多,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他们的基本心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弱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一、假如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他的基本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网络游戏又恰好能满足他们,那么自然而然的就会对青少年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德西和瑞恩提出来的“自我决定理论”中的自主需求具体指人内在的三种需求:能力需求、关系需求和自主需求。 1.有些孩子在学校里学习不太好,有不少课程跟不上,甚至听不懂,这就会导致他在学习上缺少胜任感,满足不了自己能力的需求;如果他们在班级里还没有什么朋友,就会让他对于学校没有归属感,满足不了他的关系需求;这样的学校生活就显然对他们没有什么吸引力。而学习不好和糟糕的人际关系是青少年厌学的常见原因。 2.那么当孩子们回到家以后怎么样呢?如果孩子的父母能够充分的接纳他们,给他们无条件的爱,愿意理解并倾听他们的苦闷,孩子们会体验到对于家的归属感;在这个基础上,父母给予孩子适宜的指导,或许孩子的学习能力能逐步改善,这会提高他们的胜任感,因而不会放弃自己的学业。如果父母能够为孩子安排丰富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和足够的陪伴,孩子们就可以有所选择,让他们体验到自主感,满足了自主需求。孩子们在参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后,如果能够得到父母进一步的支持、鼓励和具体的建议,孩子们就可能发展出自己的一技之长,从而奠定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坚定基础。 但是如果孩子回到家以后,家里的亲子沟通几乎没有却还要受到严苛的对待,父母不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其他选择,孩子是要教的,你不教,他是不会的。也有的家庭对孩子不闻不问,可能是因为父母忙于谋生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那么孩子在家中会缺少归属感,也就没有机会在其它方面发展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一技之长了。 我很理解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足够优渥的生活而日夜劳累,但这并不是可以忽视孩子精神需求的理由。毕竟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陪伴,多一些倾听,或许亲子关系就会得到改善。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爱,都值得被爱,所以,不妨去试一试。 3.如果对于孩子来说,学校和家庭都缺少吸引力,相比之下,网络游戏的魅力就愈发显现出来了。 在网络上,孩子可以玩游戏,什么类型的游戏都有,可以自己选择,这代表着自主感;不管原来的游戏水平怎么样,总有一个层级适合你,更重要的是在游戏中可以持续获得反馈,不断提升,在游戏中的任何操作,都会立马视觉化、数据化地显现出来,这可是学习不好的孩子在学校里很少体验到的胜任感;慢慢的摸到门道掌握窍门了,再加上花费时间去提高技艺,可能还会获得网上小伙伴的拥戴和尊重,这就提供了足够的归属感和胜任感。在网络游戏中,孩子可以和他素未谋面的小伙伴们组成团体,协作作战,在“火线”上建立“友情”。 这也就是当青少年在学校、家庭这两个主要的成长环境中,满足不了他这三种基本需要,此消彼长之下,青少年会更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网络上,因为在那里多多少少弥补了一些在学校和家庭中缺失的心理需要。 二、自我管理的能力如果孩子从小到大都被管理得好好的,每天从家到学校,又从学校回到家,两点一线。就像在这两个地方被交接和接管。而他的时间也被安排成一小段一小段,三十分钟背诵课文,三十分钟上课,三十分钟自习等等。 可能有些孩子在“被管理”的环境中表现不错,适应良好,但可能只是学习成绩还不错,因为各种诱惑都被父母牢牢的挡在了外面,再加上时时刻刻的监督,孩子就像是在一个无菌实验室中生长。那么孩子又如何能够锻炼并提高他的自我管理能力呢?他完全不需要去操心啊,因为爸爸妈妈都已经安排好了,他只要安心的做个“妈宝”就好了呀。这也是很多家长会说为什么我的孩子突然就变了,就不好好学习了呢。 有这样一个事,发生在香港一所大学,在校方主办的新生家长见面会上,有不少家长希望校方能够管理孩子上网的时间,比如晚上十一点以后断网(其实国内有不少大学真是这么做的),家长的心情很好理解:他们的孩子就是这样一路被他们保护着走过来的。然而校方说,在我们看来,入校的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我们无权干预他们使用网络的时间。 事实上,有不少青少年在考上大学以后,都出现了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情况。究其原因,和自我管理能力没有锻炼好有很大的关系。 长久以来,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就是高中的时候苦读三年,考个好大学你就可以放开玩了。也因为这句话,很多青少年在中学阶段完全在父母的“照料”和学校的严格管理下成长,成绩一直很不错,但在进入大学不久以后就越来越沉迷于网络之中。 因为我们很多的孩子从小到大都依赖父母师长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也因为父母师长管的太细心太周到了,一旦脱离那个环境,真要孩子自己独立去面对这花花世界的时候,缺少自我管理能力的负面效果就会很快显现出来。 那么问题来了,家长应该怎样引导会更好呢? 妈妈和六岁的小鸿约定:“恩,你很喜欢玩网页游戏是吗?我们刚才商量讨论过了,你玩十分钟,自己用定时器定上时间好吗?时间到了,你自己关“。小鸿很开心地答应了。虽然第一次舍不得关又偷玩2分钟才关,妈妈说”玩的高兴时间到马上要关掉是不太容易,但妈妈看到你最后还是自己关了,虽然晚了2分钟。告诉妈妈,你是怎么做到的?“,小鸿有点不好意思,不过也听出了妈妈的鼓励和肯定。之后他自己玩好游戏自己关得越来越自然,甚至有两三次妈妈出去了没有其他人”监督“他也是这样。这就是妈妈给予的爱和信任,让孩子逐步获得自我管理能力的胜任感。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小鸿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父母就可以给予他更多地自我管理权利。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也是一个逐渐赋加权利,父母逐渐放手的过程。 因此,要预防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单靠堵是不行的,堵不如疏,长期的禁止孩子接触网络既不现实也缺乏可操作性,反而会让孩子对网络更加的好奇和向往甚至渴望。靠家长和老师完全接管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也不行,因为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只能管一时,管不了一世,孩子终究是要自己走自己的人生路,父母是不可能替孩子过他的人生的,反而孩子会因为父母的过度呵护以及卷入而缺少了很多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大胆放手给孩子合适的机会去锻炼,在一旁陪伴并鼓励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上一期: 我们都喜欢旅行
下一期: 迷失的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