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悲秋还是病了?

你是悲秋还是病了?

2018-09-27    06'46''

主播: 独孤有容

464 2

介绍:
你是“悲秋”,还是“病了”? 进入九月,终于迎来盼望已久的秋天。 秋天驱走夏天的炎热,没有冬天的寒冷,也比春天果实多,似乎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可恰恰是在秋天,很多人反而容易陷入低潮期。 每年入秋后,来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的人会增加,不仅有成人,还有孩子。 有家长反应,自己的孩子一到秋天,就难管了。整日“蔫蔫”的,感觉人变得比较抑郁,不喜欢和他人交往,情绪波动大,暴躁,精神状态萎靡,有时还爱哭。睡觉的时间变长了,而且早上难以醒来。做事情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会有所下降,而且常有头痛、胃痛等身体症状。 其实,相似的情况在很多成人身上也有体现。 而且不仅是现代人,古人在秋天也会情绪低落。 大诗人杜甫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北宋词人柳永也嚷嚷着: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似乎中国的古代就有“感春悲秋”的传统。 事实上,这并非文人墨客的多愁善感,无病呻吟,而是在季节转换时,人们容易患上的“季节性情感障碍(seasonal effective disorder,SAD)”。 “伤春悲秋”其实在临床上是有科学依据的,“现代精神病学的奠基人克雷丕林(E.Kraepelin)对精神疾病做过长期细致的临床研究,总结了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特征是: 有规律地在秋冬季发生抑郁,春夏季症状缓解或者呈轻躁狂,抑郁和躁狂两者交替出现。 而之后很多研究发现,人体大脑中会分泌一种叫“褪黑素”(美拉酮宁)的物质,这种激素能诱人入睡,还可使人消沉抑郁,但是阳光照射会使褪黑激素的分泌量减少。秋冬季节日照时间变短, “褪激素”分泌相对增多,会导致人们变得情绪低沉、多愁善感、懒散渴睡。   季节性情感障碍通常起病于成年期,平均起病年龄是23岁,女性是男性的4倍。年轻者患病率高于年长者。为什么女性更易患此病?研究认为,可能是因为女性对日照时间更加敏感的缘故。 季节性情感障碍与常见的抑郁症不同,更像是季节性的“心理感冒”。 ◆首先,它和季节变化有很大的关系,进入秋冬季后,人会长时间感到抑郁、压抑、焦虑、或者有无力感。 ◆他们可能常常表现出沮丧,对生活失去兴趣,很容易自责,对负面信息会非常敏感,爱哭或者容易焦躁。 ◆觉得自己不像以前那么能干,不再热爱以前喜欢的事物。 ◆莫名其妙的疲惫和虚弱,难以集中精神,常常觉得提不起劲来。 ◆睡眠质量严重下降,失眠多梦或者难入睡,也有人会感觉自己睡不醒。 ◆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却不停地想吃东西,特别是米饭、面包之类的碳水化合物。 我们经常讲,人有情绪波动是很正常的,不论是低落还是高兴,正常情况下都不会让人“生病”,但如果持续时间长,那问题就不小了。 如果,上述的一些情况在你身上持续的时间超过两周,开始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社交等方面,请一定要及时就医。 那季节性情绪障碍要如何预防呢? 首先,一定不要忘记多做户外运动,不论是登山或者散步,多晒太阳都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当然,多和朋友聊天,参加社交活动,保持情绪的开朗,心胸开阔也是有效的做法。 另外,秋冬季节在服装选择上,多用一些明朗的色彩,室内也多用明快的光照或装潢,也会带来好心情。 虽然秋天可能会让我们“临川多悲风,秋日苦清凉”,但也不妨碍我们在天气好时,约三五好友出门,看看什么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呀! 进入九月,终于迎来盼望已久的秋天。 秋天驱走夏天的炎热,没有冬天的寒冷,也比春天果实多,似乎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可恰恰是在秋天,很多人反而容易陷入低潮期。 每年入秋后,来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的人会增加,不仅有成人,还有孩子。 有家长反应,自己的孩子一到秋天,就难管了。整日“蔫蔫”的,感觉人变得比较抑郁,不喜欢和他人交往,情绪波动大,暴躁,精神状态萎靡,有时还爱哭。睡觉的时间变长了,而且早上难以醒来。做事情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会有所下降,而且常有头痛、胃痛等身体症状。 其实,相似的情况在很多成人身上也有体现。 而且不仅是现代人,古人在秋天也会情绪低落。 大诗人杜甫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北宋词人柳永也嚷嚷着: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似乎中国的古代就有“感春悲秋”的传统。 事实上,这并非文人墨客的多愁善感,无病呻吟,而是在季节转换时,人们容易患上的“季节性情感障碍(seasonal effective disorder,SAD)”。 “伤春悲秋”其实在临床上是有科学依据的,“现代精神病学的奠基人克雷丕林(E.Kraepelin)对精神疾病做过长期细致的临床研究,总结了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特征是: 有规律地在秋冬季发生抑郁,春夏季症状缓解或者呈轻躁狂,抑郁和躁狂两者交替出现。 而之后很多研究发现,人体大脑中会分泌一种叫“褪黑素”(美拉酮宁)的物质,这种激素能诱人入睡,还可使人消沉抑郁,但是阳光照射会使褪黑激素的分泌量减少。秋冬季节日照时间变短, “褪激素”分泌相对增多,会导致人们变得情绪低沉、多愁善感、懒散渴睡。   季节性情感障碍通常起病于成年期,平均起病年龄是23岁,女性是男性的4倍。年轻者患病率高于年长者。为什么女性更易患此病?研究认为,可能是因为女性对日照时间更加敏感的缘故。 季节性情感障碍与常见的抑郁症不同,更像是季节性的“心理感冒”。 ◆首先,它和季节变化有很大的关系,进入秋冬季后,人会长时间感到抑郁、压抑、焦虑、或者有无力感。 ◆他们可能常常表现出沮丧,对生活失去兴趣,很容易自责,对负面信息会非常敏感,爱哭或者容易焦躁。 ◆觉得自己不像以前那么能干,不再热爱以前喜欢的事物。 ◆莫名其妙的疲惫和虚弱,难以集中精神,常常觉得提不起劲来。 ◆睡眠质量严重下降,失眠多梦或者难入睡,也有人会感觉自己睡不醒。 ◆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却不停地想吃东西,特别是米饭、面包之类的碳水化合物。 我们经常讲,人有情绪波动是很正常的,不论是低落还是高兴,正常情况下都不会让人“生病”,但如果持续时间长,那问题就不小了。 如果,上述的一些情况在你身上持续的时间超过两周,开始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社交等方面,请一定要及时就医。 那季节性情绪障碍要如何预防呢? 首先,一定不要忘记多做户外运动,不论是登山或者散步,多晒太阳都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当然,多和朋友聊天,参加社交活动,保持情绪的开朗,心胸开阔也是有效的做法。 另外,秋冬季节在服装选择上,多用一些明朗的色彩,室内也多用明快的光照或装潢,也会带来好心情。 虽然秋天可能会让我们“临川多悲风,秋日苦清凉”,但也不妨碍我们在天气好时,约三五好友出门,看看什么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