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收听,期待你对本期节目的评论留言哦~
随和如邻家大哥的贾平凹先生
文:马腾驰
诵:馨儿
节前的十二月二十九日下午。贾平凹先生会客厅。先生和我们,吃着他案几上秦岭山中的火晶柿子,品着先生熬煮时加了精盐的上好福建白茶。在这冬日暖阳天里拜会先生,聊着天,是一件很让人欢喜的事情。
聊了一大会。那咱上,先生说。他说的上,就是上他二楼的工作室。上二楼,每个台阶两边都摆放着一个小古石狮子。前多年第一回到先生工作室时,我上楼梯时分外小心,生怕撞倒了先生石狮阵里的哪一位小狮神。先生说,没事,上,石狮子给咱护路呢。这“狮阵路”(我给起的名)走熟了,轻松地就能穿行而上。先生随后跟了上来。
先生拿出了宣纸,问我,要写啥?我说没有要求,贾老师,写啥内容,你定。
先生去拿凳子背上搭着的宣纸时,转身给我说,娃上学有事你就给我说,我还认识几个人,我娃上学那阵子,就把我难为扎了,花钱不说,求人办事难得很!听了先生这话,心里一热,先生一天忙得跟啥一样,还惦记着孩子上学的事!我忙说,谢贾老师给孩子操心!现如今上个学,确实不是个容易的事,难得先生的一片关切之情。
我说,西安省里没有贾老师办不了的事。先生看了我一眼,知我明白内情,是和他开玩笑呢。这句话是有故事的一一先生出名后,老家很多人曾质朴地认为,在西安省,先生老家人把西安不叫西安城,也没有西安市一说,称西安为:西安省。他们说西安省里没有平凹办不了的事。好多事,真不是先生能办得了的,事办不成,有的老家人就生先生的气,说平凹成了名人,不给老家人办事了,等等,于是,就有了“像平凹那水平的人,在我商洛拿火车皮拉呢”之类的话,这话是说商洛人杰地杰,优秀人才辈出,但从有些人嘴里说出来,多少却夹杂着一些不满在里边。先生曾苦恼过,咱不就是一个弄文字的人么,说句实话,你能给人办个啥事嘛!
老家人不明就里,他们以为先生在西安省里啥事都能办,办不了事,是不给老家人帮忙。我今天提起这话题,先生轻轻地摇了两下头,脸上掠过一丝苦笑与无奈。
先生对故乡情深意厚,商山丹水生养育了他,和古长安西安一起,这两块地方,成就了先生文学创作之路上流光溢彩的摩天大厦,是他锦绣文章的活水源头。
老家商洛,更是先生的乡愁地。他曾说过,老家的情丝是扯不断的,老家永远是我的精神家园。那份挚爱与牵挂,那份回眸与叨念,可以从先生的作品里读出来很多很多一一那不是一般的情意,那情意沉甸甸地,如山一样厚重,如海一般宽阔。这份情,是风雨刮不走,时光消蚀不掉的,是钻石般纯真珍贵的赤子情!
说话间,先生提笔濡墨,一幅四尺的竖幅书作就写完了,钤印时,先生右手大拇指顺势蘸了印泥,在平凹的平字摁了一下,先生呵呵笑着说,做个防伪。
写好的字,挂在了靠墙竖着的画板上:
清风出袖,明月入怀,俯仰有节,进退皆宽。
先生擦了下手,从案子旁拿出书画袋,用一块纤维很粗的布,用力擦了擦书画袋上印着的红色竖条块,边擦边说,街上印我的书画袋,一个十块钱往出卖,原来我的名字是印上去的,这下我不印了,我写,那神态是说,我看他这一下咋印,咋弄呀!说着先生提笔在书画袋的红色竖条块上写下“贾平凹书”四个字。
旁边围着的我们忍不住笑,先生也跟着笑了起来,他那笑里,有一种得意还夹杂着那么一丝丝的狡黠。
这就是贾平凹先生。文学创作中的神。生活中,随和有趣,普普通通,如邻家质朴的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