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杂志】—中乡美平台《怀念父亲》付增祥

【中国乡村杂志】—中乡美平台《怀念父亲》付增祥

2018-04-08    11'15''

主播: 馨儿🐴

40 2

介绍:
怀念父亲 作者:付增祥 主播:馨 儿 岁月流逝,风风雨雨,如今我也退休了。我的父亲离世已经三十六年了,但是记忆至今永远是年轻的,特别是对父亲的记忆是非常清晰的。我的父亲大号付正义,在我三岁时母亲就不幸去世了,年近三十二岁的父亲为了抚养我们兄弟二人,独身担起了既当爹又当娘的使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母亲离世的痛苦还未消尽,两个幼小的孩子如何养大成人?在这沉重压力中,又要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维持生存。一天赶车给队上拉土粪,一头壮牛突然受惊冲向他,致使他大腿骨裂。由于当时没有劳保条件,医疗水平落后,经济无源,又要给我们兄弟做饭,他放弃治疗,致使年轻健壮的身体留下了终身残疾。在那生活拮据缺衣少食的年代里,为了养育我们,父亲吃尽了苦头,暗自流了不少心酸的泪水。 在我幼稚的童年,哪能理解父亲的痛苦艰辛。每当看到伙伴们穿着妈妈做的新衣服互相比谁的漂亮时,天真的我跑回家问父亲:为什么别人都有妈妈,我怎么没有妈妈呢?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父亲低着头,流着伤心的泪水,用颤抖的语言坚强地告诉我;“娃,你长大就知道了------” 那个年代,每年粮食不够吃,向别人借、吃糠、挖野菜、要饭这都是父亲的生活经历。难忘那一年的一天,我挖了很多荠荠菜,一部分是野草,父亲把这些野草和麸皮拌在一起,由于没有粘性,结过放到锅里散成一团,做好后还是先让我吃个饱,他则饿着肚子蹲在一边看着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眼圈红了------ 父亲是一位慈父,在农村家里都是慈母严父,可我的父亲可能由于承担了母亲的责任,他很疼爱自己的孩子,从小起名叫我“嘟嘟娃、增儿,”在家从未叫过我实名(付增祥),直到上大学放假回家,还叫我增儿回来了,满脸笑容。 父亲是一位严父,他虽然文化不高,在教育我学习方面,他善思,他懂得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每当下雨天,农村泥泞的道路很难走,那个年代哪有雨鞋啊!有的同伴妈妈心疼自己的孩子,不让上学,可父亲非要我光着脚去学校,即使下刀子也要去上学。阴雨连绵,秋风萧萧,道路泥泞,我光着脚穿梭在家门口和学校路途中。放学回家后,两只泥巴脚青红,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平时放学回家,院子有一块平板石头便是我写作业的桌子,缺少笔和纸,父亲折根桃树枝条,用砖头把一头砸成絮,找一块土坯,蘸水叫我在上面练字。每天晚上,在暗淡的煤油灯下,教我读三字经、百家姓。 父亲不仅教我刻苦学习,而且还教我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交往越来越多,每次外出,假期返校时老人家总是要送我到村口。叮嘱一遍又一遍,出门在外要多加小心,做人要堂堂正正,做事要踏踏实实,酒色歪财切莫要贪------。 正因为这些,使我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也为后来进步打下了基础,我有今天,我要感恩我的父亲母亲,是他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勇气。 1981年正月二十九日我的老父亲因终生劳累,积劳成疾,走完了他六十八年坎坷的人生道路,离开了我们。我的老父亲您就放心地走吧,你的嘟嘟娃终于长大成人!已大学毕业了。 我的父亲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善良的父亲,慈祥的父亲,他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热爱家庭,喜欢孩子。虽然我现在已为人父 , 孙子也三岁了,但父亲的音容笑貌永远清晰地刻在我脑海中。每当清明,我就想起我那可怜的母亲,慈祥的父亲,清明来临之际,我含泪写此文以怀念我的父母亲。 作者简介:付增祥,1952年生于陕西岐山青化焦六村,现定居西安陕西科技大学,珍惜人生,热爱生活。退休后,自建了“老队长工作室”。续写“风起夕阳红”文学作品,出版专辑三本,发表各种文章、评论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