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四月》陈文明  试读

《渭北四月》陈文明 试读

2019-08-12    07'33''

主播: 馨儿🐴

196 1

介绍:
渭北四月 陈文明 四月的渭北少了娇柔,缺了妖艳,而多了一份沉稳与凝重。开春以来肆虐(sì nüè)的沙尘暴已被几场雨水和茵茵的绿草,定格在了北中国遥远的巴丹吉林。风沙恣肆(zì sì),黄尘弥漫的场景应该是另一个年度的事了。柔骨铮铮的迎春,艳压群芳的桃李,还有那把一个季节的骄傲和希望写在脸上的金黄色的油菜花,已经成了新的一年里人们内心深处的一份暖融融的记忆。天是那样的湛蓝、高远,压抑了一个冬春的视线被撑得很高、很远。流云朵朵、布谷(bù gǔ)声声、百鸟啁啾(zhōu jiū)、杨柳婆娑,拓宽的不仅是空间的距离,还有人们辽阔的心房。 我们在为一季生命的复苏而感怀。 我们在为一个风调雨顺的年景而祈祷。 田埂(tián gěng)上,已是芳草萋萋(qī qī)了,脚踩上去,枯草和新枝一样的使人感到绵软惬意。诲莫如深(huì mò rú shēn)的麦子,站在庄户人的心田里,就像一本意味隽永(juàn yǒng)的书籍,和煦的暖风轻轻地一路翻来,一浪高过一浪的情节要让庄户人家激动上一个季节的轮回,精彩的华章让他们享用经年。 在这青春勃发、庄稼小满的日子里,淡紫色的桐花、蓝格英英的苜蓿花和那一簇簇沁人心脾的杨槐花,就可能是这个气节里最张杨的点缀了。躲过了三月山花烂漫的喧闹,在这不为人( bù wéi rén )注目的初夏,一朵朵芬芳,守一份季节的宁静,带给人间无限的生机和想往。而那随风潜入(qián rù)农家大院的星星瓣瓣(bàn bàn),被少不更事(shào bù gēng shì)的乡童串起来佩在胸前,欢乐的童趣便伴着疯长的季节一日日地茁壮成长。 最闲适是家乡的妇女们。此时,她们或聚拢于村口的老槐树下,或围坐在泡桐树的浓荫里,悠然地侍弄(shì nòng)那古老的纺车,将斑澜的心思和对生活的诠释一根根地经纬在五彩的丝线里。年迈的老太或许在不经意间传承中华民族妇女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和智慧。那些婶婶、阿姨们,或许在为儿女筹备着一份婚嫁的厚礼。在当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来愈多地用金钱来表述的时候,这用心用情一丝一线编织起来的农家手工艺品,就是人间情爱最浓郁的表达了。而年轻一代的农家女子与年轻的媳妇,或许在编织一份美好的爱情,也许在出售自己的农闲时日,回报尽管(jǐn guǎn)很低,却是干渴(kě)的泥土所产不出来的。 最难以耐住寂寞的,是乡间的老头子。伴随着庄稼一天天的成熟和雨季的临近,追随隐隐的雷鸣(léi míng),他们内心深藏的隐忧一阵阵划过心田,让他们坐立不安。但他们心中更多的是欣慰。漫步田间地头,或伫立于绿岛般的田坎(tián kǎn儿)上,面对渐已泛黄的一望无际的麦田,滚滚的麦浪将那焦渴的心思送得很远很远。饱满的粒穗,让他们难以抵耐对收获的憧憬(chōng jǐng)和期盼。 此时,在喧嚣的大都市里,家乡的青年一辈正挥汗如雨,以他们超常的付出和坚忍不拔(jiān rèn bù bá)的意志,耕耘着亲人的嘱咐(zhǔ fù),收获城市的繁华。他们的梦被都市的霓虹灯渲染得扑朔迷离([pū shuò mí lí])。他们思维和生存的方式,正慢慢地侵蚀(qīn shí)着那一方古老的乡土。一种全新的观念和视觉,将自己一路走来的那曲曲弯弯的山道折射得辉辉煌煌。穿过窗棂婆娑的树叶和青烟缭绕的烟锅杆(儿),家乡的土炕之上多了几份新鲜的话题和遐想。一种令家乡祖辈人奢望而又遥不可及的日子,就像树梢上的一轮明月,伸手可及。 这是一些充满激情的日子! 这是庄户人放飞梦想的季节! 这是一方孕育成熟的热土! 虽然我们世代耕耘着这片贫瘠(pín jí)的土地,但是我们会把日子像田野的麦浪一样,一波波、一天天地推向遥远、推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