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选择,更要有坚守

要选择,更要有坚守

2016-03-21    09'08''

主播: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

61 6

介绍:
要选择,更要有坚守 【标题:今天的标题,老师自己也很喜欢,所以选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给大家。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题目的结构是:“要…更要…”的结构,你平时恐怕很少想起尝试这样的写法吧~~ 其实这样反而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凸显主题哦~ 】 “打断骨头还有肉,割掉皮肉还有筋,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延安,这座陕北黄土高坡上的小城,抗战时成了爱国青年心中的“圣城”。最多的一天,有1000多名各地青年来到这里。在他们后来的人生当中,有的为国英勇捐躯,有的指挥军队奋勇杀敌,有的成了著名文学家,有的成为建设新中国的技术中坚。生活的真理告诉我们:人生“选择”是一道必考题,选对了,收获灿烂的前程;选错了,误入灰暗的迷途。 【第一段:万事开头难,很多的同学其实都会纠结于开头怎么写,那么看看作者所用的方法:用事例作为开头其实是比较巧妙的,既能引起下文,又能点名主旨,而且生动活泼~ 这样一举三得的方法,大家是不是应该学一学呢?~】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生有10次左右的重要选择。正如著名作家柳青所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你的世界,就是你的选择;你的选择,就是你的命运。紧要的选择,决定一生;细小的选择,影响行为。当面对生与死、公与私、义与利、善与恶、正与邪、进与退、争与让、和与斗等冲突时,不同的选择,彰显迥然的道德人格,走出不同的人生轨迹。 【第二段:很多同学在写作的时候,经常写着写着,就自然而然的进入了一种可怕的“状态”,下笔千言,但无一亮点,在洋洋洒洒的过程中,自己却浑然不觉。这其实是一件特别悲催的事情。所以呢,大家跟老师来注意几个点:一是本段中所举的例子,说明的问题,出现了几次“选择”;二是上一段的段尾,写的还是关于人生的“选择”;三是再回头去看文章的题目,里面是不是还有大大的“选择”二字呢?所以大家务必要明白,在你写文章的过程中,在你分析文章的过程中,甚至在你面试的过程中,如何点题、扣题,表达主旨中心的含义,这才是你能得高分的关键!】 选择,意味着取舍。“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彭湃选择了革命理想,而放弃“鸦飞不过的田产”,将自家田契当众烧毁。赵一曼拒绝敌人拉拢引诱,毅然选择牺牲。邹碧华不计个人毁誉得失,一心往前冲,成为改革航船的奋楫者。柴生芳为了困难群众的安康幸福,选择了任劳任怨,扑下身子一干就是十多年。抱持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摆脱名缰利锁的煎熬,消除患得患失的苦闷,赢得海阔天空的境界。 【第三段:看了老师上一段辣么辣么长的分析后,这里开始分层次论述“选择”的重要意义了,同学们注意一下,看似简简单单一段话,里面的表达方式却特别丰富:有古文、有事例;有过去的例子,还有现在的例子~ OK, 老师已经透露的太多了哦,还不快去对应文章自己仔细找一找!】 选择,决定着操守。面对人生旅途的各种选择,普通人未必都有英雄豪杰的高尚境界,但起码应当坚守做人做事的底线。虽不能奉献天下、穷尽所能,但不可损人利己、伤天害理;虽不能建立功勋、声名显赫,但不可诋毁他人、欺世盗名。做人选择老实,做事选择本分,处世选择诚信,从政选择奉公,当是立身修为的天理良知。 【第四段:继续论证~ 小家伙们要注意观察哦,这里其实很多细节特别的有意思~ 同样是论述“选择”,但是上一段运用了大量的事例,而这一段运用了大量的神马?同学们要仔细思考下哦~ 并且王老师还要求你琢磨,如果你在写这段文章的时候,你又该怎样安排呢?】 然而,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利禄诱惑乱花迷眼,理想信念常被人们冷漠,价值人格常被世俗扭曲。有的人关心“得利”、不关注“主义”,只为“利想”不为“理想”;有的迷恋个人“钱图”、不想国家前途,只为利己不为利民;有的希冀“腾达”、不屑于“豁达”,只为升官发财奋斗,不为国家民族图强。那些党内的“老虎”“苍蝇”,莫不是在错误的人生选择中“一失足成千古恨”。 【第五段:当你把老师的分析读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感觉不一样了呢?不过,表着急,既然前面已经说了很多关于“选择”的内容,那么下面该开始阐述哪方面了呢?~ 这段的关键,同时也是你在写申论、答面试题的一个重点——在论述话题的转换过程中,必须要有过渡!否则是绝对不行的!比如…各位女同学在拒绝自己追求者的时候,是不是在断然拒绝之前,先来一个“其实你是一个好人”的“好人卡”作为过渡呢… 哎哎,男同学们别哭啊…】 所以有选择,更要有坚守。没有坚守的选择,只会如“墙头草”,风吹两面倒,在不断选择中滑入歧途、滑向深渊。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人而言,背叛信仰意味着高官厚禄,坚守信仰则意味着通缉杀头险境。意志薄弱者选择了脱党、叛变,意志坚定者坚守“主义不变、革命到底”的信仰,让星星之火最终得以燎原。今天,为什么总会出现口必称信仰、心却为物役的“两面人”?说到底,是信仰信念的坚守出了问题。要在多元社会中把握主流,要在价值沉浮中坚守正道,就必须挺立起理想信念的主心骨。 【第六段:“选择”很重要,“坚守”更重要,在经过了各种论证叙述之后,剥茧抽丝,层层深入,整篇文章的主旨,跃然纸上,变的完整而漂亮,发人深省,这样的你,想不得高分?都难!】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负重的狂奔,需要不停地在每一个岔口作出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将通往另一条截然不同的命运之路。”然而,有坚定的信念信仰,我们就有能力作出正确的选择。普通人是这样,党员干部更是如此。 【第七段:结尾。关键,在于短,在于精练,在于有力。对于好的结尾,我建议同学们最好背下来,在写申论的时候,稍微变一变就可以用;在答面试的时候,稍微调一调就能说,给考官的感觉其实是非常非常不一样的!偷偷透露下~ 凡是听了王老师建议的同学们,在最后的面试场上都得了不错的分数~ 他们,已经行动起来,那么你呢?^_^】 【好句辣么多,我只记一句】有人说,“人生是一场负重的狂奔,需要不停地在每一个岔口作出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将通往另一条截然不同的命运之路。”然而,有坚定的信念信仰,我们就有能力作出正确的选择。普通人是这样,党员干部更是如此。这个结尾,非常适合大家去背诵~ 当然,同样也把这几句话送给现在的你们!时不我待,选好了,就坚定地一起走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