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共读38】《媒体的良心》5:公关看明星出轨/海尔蓝V

【听书共读38】《媒体的良心》5:公关看明星出轨/海尔蓝V

2017-04-17    11'41''

主播: 觅游考研

152 54

介绍:
摘要: 1.什么是公关?人们如何看待公关? 2.公关与新闻的关系如何?记者跳槽公关缘于何故?角色发生了何种转变? 3.明星出轨等公众人物的私人事件成为公共话题,你如何看待? 4.什么是并行新闻? 第九章公共传播 认识公关从业者: 公关从业者会像记者一样独当一面,在传播活动中一个人承担起相关的责任。公关从业者是机构与公众之间信息传播的中介,当公众对政治家、公司或激进团体的行为不满时,公关从业者的角色极易为千夫所指,成为发泄不满情绪的便利通道。有些时候这些指责是理所应当的,例如,公关从业者试图转移公众视线或者歪曲事实,或者利用令人迷惑的修辞和事件来混淆视听。公关活动在医疗保健、立法和政府事务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人们也怀疑这样的做法是否合乎道德。 思考: 是不是因为新闻追求公正和信息透明,新闻行业天生就比公关行业更合乎道德伦理?是不是因为公关从业者都公开承认自己忠于客户,公关行业就比新闻业更加坦诚?在公共讨论时,那些沟通能力有待提高的发言人或团体,是不是一定要雇佣公关公司? 重点案例: 道德模范一般的记者转行从事了公关,新闻界同事都冷嘲热讽,说整个公关界都在混淆视听、操纵形象,他们认为大部分的公关人员都是企业雇佣的拥护者,拿着企业的钱,帮助企业树立形象,掩饰缺点。公关人员像是宣传员,也像说客,更有甚者,认为公关人员就是骗子,记者为了获取真相,不得不和掌握信息的却不说真话的公关人员周旋。这个案例中就讲到了众人对公关行业的刻板印象,但这些印象有多少真实成分?又有多少是夸大其词? 记者转行公关,角色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客观旁观者”的记者角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主观参与者”的公关从业者身份。公关从业者的话语必须与他们所服务机构的官方话语相一致,而不再是个人化的表达。没有署名的公关类文章无疑是这种转换的集中体现。但是,只要坚持准确、公平和公共服务精神,公关从业者缺少独立性也并不意味着道德缺失。 新闻记者在媒体上向受众传达重要新闻能带来满足感,公关从业者的满足感来自于向企业雇员、股东和贸易组织传达公司的重要信息,保护企业的形象。 在美国公共关系协会的道德守则中,核心原则之一就是“在民主社会中,保护、促进精确真实的信息自由畅通,这样既服务于大众利益,也促进了知情决策。” 公关人员秉承精确这一原则,就需要确保自己的公关文章真实且具有可验证性。从某种角度而言,相比于纸质和数字媒体编辑室里的稿件处理过程,企业的审批程序可以更好地保证文章的真实性,因为在审批过程中,发现错误的概率更高。然而,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企业一般只会披露部分信息,有些信息被刻意隐瞒,这样的工作现实和追求真实、可验证的理想,造就了公关人员工作的困境。 重点案例: 网络世界中的公民记者不断涌现,公关从业者可以与利益相关群体直接对话而不需要经过媒体把关、过滤、宣传,这让职业记者赶到不安,但也能用亚里士多德的中间之道来解释这个平衡点:互联网下的政治更像是一个公开的场域,公关从业者、记者和网络群组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为政府服务的公关从业者可以塑造政要形象,职业记者可以继续行使监督权力,社交网络上的群组可以继续活跃,表达网络意见。三方各得其所,处在相互制衡的状态中。 第十章在公司说出实情 追求真相是所有遵守道德规范的传播者的共同目标。但是公关从业者却很难做到这一点,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联络人”这一身份带来了特殊挑战。 不管是向内部还是外界传达的信息,他们都有大把的机会将这些信息加工一番。公关从业者掌握了信息传播的前期流程——从精心举办新闻发布会到微妙调整讲话稿,他们总有机会改变事实真相。 “并行新闻”是指在试图报道当前事件的同时,将事件纳入具有社会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等更宏观的框架之中。 发散思考: 1.明星出轨应如何危机公关? 2.中国政府是如何进行形象公关的? 3.如何评价蓝V等系列社交平台的公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