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悟考点】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8:大众传播负效果专题
摘要:1.电视暴力研究
2.培养理论
3.大众传播负面效果
第十四章 卫生局长报告:电视与社会行为
时间:1969年
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 实验法
研究背景: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人民对社会暴力问题的关注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城市暴动引起了人们的迷茫与紧张;街头犯罪持续急剧增加;国内大学也因越南战争及相关问题而陷入混乱。最为严重的是,肯尼迪总统、其兄弟罗伯特以及马丁.路德.金的遇刺让美国人深为忧虑。在这些事件中,电视成为全国最受广泛关注的媒介。
研究主要目标:《关于电视与社会行为的卫生局长报告》
发现:1、儿童片中暴力增多
2、电视从业人员认为对儿童的影响来自于观众非电视
3、儿童接触暴力无疑是通过电影来学习
4、看暴力电影促成儿童攻击心理
5、青少年看电视较少
6、男少年攻击行为比女生高
7、观看电视暴力与攻击行为成正比,电视的暴力效果是累积的
8、看暴力电视的大小关系:男﹥女、黑﹥白、穷人、低素质的人﹥上大学的人
9、个人在家看电影时间多也可能只是一种消遣
10、对电视的效果理解不一
结论:1、电视内容已被严重严重地渗透进了暴力
2、儿童和成人接触暴力的时间越来越多
3、收看电视节目会增加暴力倾向
积极意义:该报告的积极意义在于详细地研究了电视暴力对儿童的影响,而且从媒体内容与控制,电视和社会学习,电视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电视与日常生活,电视的效果方面,研究了电视与社会行为的五大方面,深入细致地采用定量,定性的方法分析研究,使读者对于大众传播描绘的暴力与日常生活中的暴力行为有了深入的了解。
1.提出了普遍的问题引起了公众和新闻界的兴趣
2.获得了大众共同知识的增加
第十五章 电视与行为:10年的进展
时间:1979年初
研究对象:儿童、青少年
研究方法:调查法 内容分析法
研究背景: 电视怎样影响孩子的认知发展?对亲社会行为、健康、家庭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又有什么影响呢?在这样的氛围里,名为“电视与行为:10年的科学进展和对80年代的启示”的研究应运而生。
研究主要目标:1、作为攻击诱因的电视暴力。
1.1收看暴力节目与攻击行为联系研究 1.2电视暴力与攻击行为矛盾的证据
1.3电视暴力与攻击行为的产生
2、亲社会行为
2.1儿童的利他主义 2.2儿童的友好 2.3儿童的自我控制 2.4儿童的克服恐惧
3、电视在认知方面的影响
3.1认知的增长 3.2编码的影响
4.电视对个人及社会的其他影响
4.1对卫生健康的影响 4.2家庭与人际关系 4.3社会信念与社会行为
结论:
①1、看电视,尤其是看暴力节目,是使这样年纪的儿童增加攻击性的一个诱因;大量接触电视暴力增加了男孩参与严重暴力事件的程度;
2、收看电视暴力节目与短期攻击行为相关,但没有发现收看电视暴力节目与攻击行为之间有长期的、积累的关系;
3、电视暴力引起的观察学习和态度转变了导致了电视暴力行为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②1、利他行为可以通过观察电视上这种行为的榜样而被学习。
2、看过亲社会行为的电视内容会增加幼儿对少数民族的友好程度。
3、电视会影响延迟满足的行为方式。
4、电视和电影节目可以改变观众的亲社会行为。
③1、儿童对电视的注意程度是节目表现、年龄和个人差异综合作用的结果;
2、一般儿童的年龄与他们看电视的时间长度直接相关;
3、儿童会被电视节目的某个特征所吸引;
4、儿童在看了快节奏动作节目后,比看了慢节奏动作的节目后,或根本不看更具有攻击性。
④1、在日间的肥皂剧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健康宣传;
2、用电视教授某种行为的技巧,证据显而易见,节目起作用了;
3、对暂时住院的人、住养老院的老人和精神病人的治疗方面起到了作用;
4、父母的行动能够减少电视对儿童的影响;
5、对许多白人儿童而言,电视是他们了解种族和少数民族的一个因素;
6、电视与老年人的关系更加的紧密;
7、妈妈和孩子都以电视广告为重要的信息源。
积极意义:所有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进展是,媒介研究超出了暴力这一主题而开始寻求观众与电视内容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还提出了一个媒介效果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它清楚的反映出研究转移到了一个新的理论起点:媒介表现意义理论,该理论强调了大众传播在对现实解释的社会性建构中所起的作用。
考点链接:
“培养”理论
“涵化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的一种理论,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涵化理论、涵化分析。美国传播学者G.格伯纳等人,在对电视内容及其影响展开长达十多年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这一理论。该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传播内容通常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这种影响不是短暂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涵化”的过程。格伯纳等人认为,大众传播的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大众传播的负面效应
电影电视作品中,大量的暴力、血腥、色情内容和场面给社会带来了消极影响,危害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麻醉作用
麻醉理论是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观的主要内容之一。该理论认为,现代大众传播具有明显的负面功能,它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当中,人们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他们把读、听、看、思考等活动当成行动的代替物。他们有知识、有兴趣,也有关于今后的各种打算,但当他们吃完晚饭、听完广播、读完报纸以后,也就到了睡觉的时间了。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把这种现象称为大众传播的“麻醉作用”,认为过渡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电视人
“电视人”是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将印刷媒介环境和电视媒介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代人加以比较后提出的概念,强调电视对现代人社会化过程的巨大影响,是对现代人行为方式特征的一种概括。
“电视人”是指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下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在与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
容器人
日本学者中野收用来描述现代人行为特点的概念。他认为,在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
这一概念强调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社会化和人格形成过程的影响。
媒介依存症
“媒介依存症”是现代人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其特点有:①过度沉迷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②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③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④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