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新思维《四个关键词,教你做出自带传播力的营销》

商业新思维《四个关键词,教你做出自带传播力的营销》

2017-09-29    06'16''

主播: 壹家好课

88 2

介绍:
通过上一期节目,了解了新媒体时代的传播逻辑,以及用户的认知模式的三个趋势后,营销人还必须避免“叫好不叫座”的情况,毕竟,谁也不希望用户在看完内容后称赞“这个广告真棒”,而不是“这个产品真棒”。在新媒体时代,符合以下四个关键词的内容,更有圈粉的可能: 1、使用强相关的“刺激因素” 自媒体时代,营销人很容易陷入喧哗的眼球争夺战之中,想要吸引用户的眼球,就离不开“刺激因素”。蹭热点、标题党、打擦边球都属于寻找“刺激因素”的行为。但是,如果方法使用不当,往往只能引起用户对刺激本身的兴趣,而忽视品牌或产品想要传递的信息。 曾经某各品牌电视在其广告中用了一位漂亮模特,目光仪器显示这则广告也相当引人注意,然而由于刺激因素过强且与品牌关联度低,72小时后只有9%的观众还记得品牌名。 因此,无论品牌想要蹭热点或是尝试脑洞大开的营销新玩法,都必须遵循“刺激因素”与品牌强相关的原则。 之前的节目我们分析过的案例,网易严选把写字楼里一个3平方米的电梯厢装饰成了一个家居空间,然而这营销最妙的地方不只是其脑洞,更是它传递出的品牌宗旨:好的生活没那么贵。房子小、没钱、没时间都不应该是生活不精致的理由,即便是狭小的电梯厢,网易严选也能将它变得温馨漂亮。 这样的营销,才不会让用户在看完热闹之后只记住热闹本身,而是能清晰地感知品牌的存在。 2、让用户成为“精神股东” 小米在开发新型操作系统前,并没有咨询众多专家的意见,也没有张罗市场调研收集用户意见,而是上线了论坛以及官网中征集用户的使用体验,让网友自己参与到产品的研发,以及产品试用过程,并将这些信息作为新产品发布的重要参考。 社交网络的出现,得以让营销人拆掉阻隔在品牌和用户之间的墙,并且通过交流,获得他们的信任,建立起品牌的号召力和忠诚度,把他们变成企业的“精神股东”。而类似小米这样的行为,能够让用户在产品诞生之前就参与“养成”,让用户更容易成为其“精神股东”。 3、需要“超预期”的体验 社交网站上的用户一般分为两派,一派Informer,即信息分享者,这类用户偏爱分享社会新闻或干货知识类的信息,约占用户总数的20%;另一派则是Meformer,即自我信息者,他们分享的内容多是与本人或本人生活、情绪、感情关联度高的内容,这部分用户占据了用户总数的80%。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那些个人特质明显“接地气”的内容更容易获得可观的流量。在确保营销诉求清晰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发动情感共鸣的力量,能给营销带来更好的流量。 比起转发抽象的概念、创意、文章,自我信息者更喜欢分享那些日常生活中能给他们带来小惊喜的东西。当你看到一杯粉紫色的星巴克,或者一瓶透明的咖啡时,你会怎么做?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无疑是拍照发朋友圈。通过满足用户的少女心或猎奇心,取得刷爆社交网络的效果。 4、后真相时代,品牌要为用户代言 “后真相”(post-truth)是《牛津英语词典》2016年的年度词汇,指:客观事实对公众意见的影响,不如情感或个人信念的影响大。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生产、传播内容的权利,那些能够触动用户内心情感按钮的内容,在传播上具有极大优势。 “促使人们产生某种情感,这可以是一种操纵,也可以是一种艺术,或更可能是居于两者之间。”但营销人都必须清楚,在新媒体时代,用户情绪的颗粒度可以很小,不仅是愤怒、悲痛、感动这样宏大、剧烈的情绪可以打动他们,更多时候,抓住用户一些微小的情愫,更容易俘获他们的内心。 相比那些宣扬政治正确高大上的广告,现在流行一种带点吐槽、调侃性质的广告更容易引发用户情绪的共鸣,毕竟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都有一个吐槽清单,这样情绪虽然谈不上宏大,但却更亲民,让人更有分享的冲动。 在喧哗又躁动的新媒体时代,营销人的追求和玩法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舞台和聚光灯渐渐都让渡到用户一边。选择与品牌强关联的“刺激因素”,培养用户成为品牌的“精神股东”,提供“超预期”的体验,洞察消费者内心的“用户代言”,营销人将有更大几率做出自带传播力的内容。 以上就是今天的学习内容。商业新思维,寻找最新的商业观点,欢迎在音频下方留言写下你的收获和感悟,希望与您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当然,如果喜欢本栏目也欢迎多多转发分享,我们下期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