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需要一颗纯净的心灵。朗诵前的首要功课是"打扫"心灵,用一颗纯净的心,去体味作品中,能够使灵魂得到升华的至美。
成功的朗诵是“收”而不是“放”,当朗诵者“吃”透作品,内心情感像火山要喷发时,却以控制隐忍的方式诵出。内心的情感积累,大于外在的表现形式,越发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就像强忍着巨大悲痛的哽咽,比呼天抢地的大呼小叫更能触动人心。
朗诵的最高境界,不是拿腔拿调,悲天悯地,而是似流水般娓娓诉说。高亢时有水花飞溅,低谷处如莺莺细语,就像一个饱经苍桑的老人,波澜不惊地对你讲故事。他没有嚎啕大哭,也没有哈哈大笑,最多只是伤心处语速低缓,流几滴无声的眼泪;高兴处眼放光芒,露几缕微微的浅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