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驱动力是什么? - 又一篇
文:@峰哥何峰
(这是与友邻相约共写的一个题目。友邻之文见:http://www.douban.com/note/310009720 )
前两天跟一个做风投的朋友聊。他们麾下一个公司在物色一个二把手。这公司还处于初创阶段,但是运营的不错,大有成功之势。为了发展,需要找一个有运营经验的人,跟创始人配合。待遇期权都开的不错,而且公司发展有基础,风险可控。按说是个好机会。
朋友问有没有合适的人推荐。我立刻想到了我们都认识的一个人,各方面似乎都非常合适:MBA毕业,有相关的行业经验,最近似乎也在考虑跳槽。但风投的哥们听了后,表达了顾虑:这位MBA心气甚高,如果不是自己当老大,是自己发展起来的事业,TA是不可能全身心投入的。
我仔细一想,也很赞同朋友的判断。做风投可能是阅人无数,看人一下子能到点上。对我推荐的那人来说,风险小,期权回报等等,都不是他的动力。而能够做一个自己的事业才是他的动力。
今天跟几位友邻在豆瓣上互动,相约各自写一篇自己对驱动力的理解(见留言:http://www.douban.com/note/309881012/ )。这几位友邻有在非盈利工作的,有在创业公司工作的。我很期待读到他们的文章。
就我自己的见闻经历来说,我想惰性是人之常情。我们能够做到的最好,就是自欺欺人,把自己忽悠成为有动力。英文的表达可能更好: trick yourself.
比如对我来说,自己闷头写东西是一件很难坚持的事情。但是如果我知道有人在读我的文章,收到读者的反馈,我的动力就来了。所以我哪怕答应了编辑的书稿,我也会边写边放到网上。因为我知道这是鞭策我坚持写的最好方法。做精神分析的友邻可能立刻想到这事某种 ”注意力需求“ 在起作用。但我想这样的 "被关注 => 动力” 应该是个四海皆准的情况。
类似的现象在创业中也出现。现在创业流行的做法是精益创业 (lean startup),鼓励创业者早早的推出产品。这样能够更早收到市场反馈,不要在不靠谱的方向上浪费时间。但同样重要的是,产品推出,有了用户后,更能够激励创业者不断更新产品(特别在互联网行业),并且在绝望的时候坚持不放弃。想想手中怎么也有几千、上万的用户在使用自己的网站,你总不能拔服务器吧。
美国公司推他(twitter,类似咱们的微博。或者应该说微博类似 twitter, 因为推他在先,微博在后)快要上市了。据说推他创始人 Evan Williams在做上一个创业公司 Blogger 的时候,一度在毁灭边缘,赚不到钱也融不到资。当时众叛亲离,所有员工商量好,同时都离职。第二天 Williams 来上班的时候就剩他一个人。他能够坚持继续做下去,除了他本人坚忍的性格,当时网站的已有的,虽然人数不多的一批忠实用户,也是成为他坚持下去的重要原因。
有动力与没动力,有时候差别就在于自己忽悠自己的不得法。就写作来说,我有一套忽悠自己的方法。比如,我写东西的时候不是按照顺序来写,而是先从自己最感兴趣的那段开始。这段可能在开头,可能在中间,也可能在结尾。但凡我有写点什么的欲望,往往是什么东西打动了我,让我急需表达。我就先把这个写出来。可能只是百几十字的一段话。写完之后哪怕放着。我心知我不会长久的一直让它被放着的。一旦形成了百几十字的一段话,这个 word 文件待在我桌面上,有强迫症的我肯定会忍不住手痒把它写完,然后把这个文件从桌面拖到 “已发布” 那个文件夹里。
惰性是人之常态。能够长期坚持做个什么事情,势必需要有一套忽悠自己,知道自己弱点(比如我的弱点是强迫症),并且利用它向自己目标努力的方法。